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紫云曲

标题包含
紫云曲
沈沈鸾殿垂珠箔,祥烟瑞气含楼阁。 三十六宫明月中,夜静无风花自落。 宝屏珠帐一梦时,灵仙初降趋丹墀。 烟衣霞绶赤瑛珮,钧天乐部前参差。 合奏铿锵向金屋,云是仙乡紫云曲。 朱弦远召舜湘灵,凤管应呼秦弄玉。 天汉星流夜既阑,露零珠树彤庭寒。 芙蓉枕上梦初觉,犹闻庭际声珊珊。 上晓五音十二律,仙曲计持心历历。 金线龙头红玉笛,新声吹得情飘逸。 应是夔襄乐府魂,翻得雅音闻至尊。 俾与霓裳羽衣曲,递相奏向梨花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田锡(940年-1004年),字表圣,号碧落子。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田谏议”。 田锡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周显德年间,田锡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入宋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沉浸在宁静的宫殿中,珠帘低垂,祥云瑞气缭绕在楼台亭阁之间。那明亮的月空下,三十六宫静谧如画,即使无风,花瓣亦缓缓飘落。在梦中,步入了这繁华的世界,仙境中的神仙们正奔向宫殿。他们穿着缥缈的烟霞般衣裳,手持红色宝石的玉佩,优雅地行走在天空之上。 那华丽的音乐奏响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原来是一首来自仙乡的紫云曲。那悠扬的琴声召唤着传说中的仙子,而动人的笛声又唤起了美好的回忆。夜幕降临,星光璀璨,露水滴落在枝叶上,宛如水晶般透亮,为这寒冷夜晚增添了一丝温馨。此时,仿佛从芙蓉枕上的美梦中醒来,依然能听到那悠扬的歌声回荡在庭院。 清晨的阳光照进窗户,唤醒了新的一天。她精通音律,深知十二律的美妙旋律。那一曲金线龙头红玉笛的新作,声音飘渺,情感充沛。这可能是古乐的灵魂在舞动,带来优美的旋律供众人欣赏。希望这美妙的音乐能够与霓裳羽衣曲一同传承下去,传递给每一个渴望美好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沈沈":指深而重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鸾殿的高大深邃。 2. "珠箔":用珠子串成的帘子。 3. "祥烟瑞气":形容吉祥的气氛。 4. "三十六宫":借用古代皇宫的词语来描述宫殿的众多。 5. "丹墀":宫殿前的石阶。 6. "烟衣霞绶":烟雾缭绕、彩霞般的衣饰,描绘神仙的形象。 7. "赤瑛珮":红色的美玉饰品。 8. "钧天乐部":神话中天上的音乐团队。 9. "参差":形容音乐的起伏变化。 10. "铿锵":金属撞击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节奏。 11. "朱弦":红色的琴弦,代表高质量的乐器。 12. "舜湘灵":传说中舜帝时代的湘水女神。 13. "凤管":古代的箫类乐器,这里用来代指音乐。 14. "秦弄玉":秦国公主弄玉,擅长吹箫。 15. "天汉":银河。 16. "夜阑":夜深。 17. "露零":露水降落。 18. "珠树":神话中的珍珠树。 19. "彤庭":宫廷。 20. "芙蓉枕":用芙蓉花制作的枕头。 21. "上晓五音十二律":完全掌握五音十二律的音乐知识。 22. "金线龙头红玉笛":一种豪华的笛子,具有金色的线和龙头的装饰。 23. "飘逸":形容音乐轻松自在的特点。 24. "夔襄":古代音乐家夔和后襄,这里代指音乐创作的灵魂。 25. "雅音":高雅的音乐。 26. "霓裳羽衣曲":唐朝著名的舞曲。 27. "递相":交替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华美而富有寓意的词语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宫殿、楼阁、明月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仙境的美好想象。同时,诗中“三十六宫明月中,夜静无风花自落”两句,更是传达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生活态度。在诗歌的最后,诗人提到“应是夔襄乐府魂,翻得雅音闻至尊”,意味着他希望通过音乐,将这种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幅生动而梦幻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紫云曲》是中国北宋时期诗人田锡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004年之间,正值宋朝初年。这个时期,中国历经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后,社会逐渐趋于稳定。 田锡本人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少年时即才华横溢,后因战乱避居乡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残酷和人性的善恶。宋初,他受到皇帝赏识,成为朝廷官员,致力于国家治理和民间疾苦的关注。然而,他也因直言敢谏、坚持正义而多次遭受贬谪。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紫云曲》中,田锡借紫云(喻指皇帝)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皇帝的期望。他希望皇帝能够体恤民情,振兴国家,实现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与此同时,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僚腐败等。这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田锡作为一位有远见和责任感的政治家和诗人的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