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道中寄信州夏蒙夫使君
薄晚雪逾密,助寒风更颠。
长涂客衣薄,仆马僵不前。
绿林轸玉食,渠敢叹独贤。
行喜见故人,羁怀得披宣。
冰花散渺莽,玉树争清妍。
遥知坐歗余,铃斋耸吟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雪花纷飞,密集如织;凛冽寒风,猛烈地翻卷着。
漫长的旅程中,客人的衣裳单薄,马儿疲惫不堪,举步维艰。
在绿色树林中的玉食面前,有谁来为这位独善其身的贤者感叹呢?
幸运的是,能够见到熟悉的朋友,让心中的忧虑得以倾诉和宣泄。
冰花在空中飘散,如梦如幻;玉树争相展现自己的清秀之美。
想象着远方的朋友正坐在窗前吹风,书斋中传来清脆的铃声,仿佛在彰显他的雅士风采。
去完善
释义
1. 贵溪:古县名,位于今江西省贵溪县。
2. 信州:古州名,即今江西省上饶市。
3. 夏蒙夫使君:人名,指夏蒙夫,时任信州刺史。
4. 薄晚:傍晚时分。
5. 逾:超过,越。
6. 长涂:长途跋涉。
7. 渠:他,指夏蒙夫。
8. 行喜:行走时高兴地。
9. 坐歗(xiào):坐立不安的样子。
10. 铃斋:书房,书房内悬挂风铃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严寒景象,虽然环境艰难,却充满了生活的情味。首联和颔联描述了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让人感受到了寒冷的风和飘落的雪,以及路上的困难和苦寒。颈联通过对比,表现了这位朋友的思想品格高尚,不因生活的困顿而抱怨独善其身。
尾联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想象对方同样为风雪所困,但仍在书房吟诗,寄托自己的情感,以此安慰彼此的心灵。整体上,此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风雪中的场景,展示了作者的坚韧品质和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贵溪道中寄信州夏蒙夫使君》是宋代诗人张守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我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期,文人墨客辈出,诗词歌赋纷呈。
张守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具有丰富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他的诗作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在这首诗中,他以精炼的笔触描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张守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也受到了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表现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之,这首《贵溪道中寄信州夏蒙夫使君》不仅展示了张守的才情和艺术造诣,同时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