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延年行
圣言天远海潭潭,独在潜心久泳涵。
猥念百家非己好,妄将一贯与君谈。
贤如赐也才知二,学若陈亢只得三。
此道悮来因自足,却随鹏鸟话图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圣人的教诲如同遥远的星空和深邃的大海,独自沉浸在其中已很长时间。虽然关注百家争鸣的事物并不是我的喜好,但我还是希望能与您探讨一些普遍的原则。像颜回这样的贤者才能领悟到其二,像陈亢这样的学者只能理解其三。这个道理本来是为了让人自我满足,但现在却要随着大鹏南飞谈论未来蓝图。
去完善
释义
1. 圣言天远:比喻孔子之道高深而广大,不易领悟。
2. 海潭潭:大海深邃的样子,此处用来形容孔子的教诲如同深邃的大海。
3. 独在潜心久泳涵:独自用心深入学习并领会孔子的教诲。
4. 猥念百家非己好:对各种学派的学说并无兴趣,只专注于儒家思想。
5. 一贯:指孔子的“一贯之之道”,即仁者爱人之心。
6. 赐也才知二:颜渊是孔子的学生,被誉为“德行科第二人”。这里以颜渊为例,表示自己虽然有所成就,但比起颜渊还差得很远。
7. 学若陈亢只得三:陈亢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被称为“文学科第三人”。这里表示自己虽然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但与陈亢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8. 误来:偶然得来,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学问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9. 却随鹏鸟话图南:借鹏鸟之口谈论南飞的旅程,表达自己要跟随孔子之道,继续学习探索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送延年行》,是罗从彦送给友人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深挚的关怀和祝福。
首联“圣言天远海潭潭,独在潜心久泳涵”表达的是诗人认为圣人之言高远难及,但是只要像他一样深入探究,便能理解其中的真谛。作者以此表达对友人的鼓励与支持,希望对方也能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颔联“猥念百家非己好,妄将一贯与君谈”则表达诗人对百家诸子的学说并无偏见,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愿将这些知识分享给友人。这是对友人在学术上坚持独立思考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热切期盼。
颈联“贤如赐也才知二,学若陈亢只得三”则是引用了孔子的两位弟子赐、陈亢的故事。这联意在勉励友人要以孔子高徒为楷模,不断提升自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尾联“此道悮来因自足,却随鹏鸟话图南”则是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形象,寓意人生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去追寻更为宽广的天空。此处既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也是对友情的深刻怀念,期待与友人共享人生的辉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延年行》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罗从彦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9年,正值宋金对峙时期。这一时期,罗从彦因为不满当时官僚的腐败,弃官回乡,专心于学术研究,培养了一大批学者,成为了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创作这首诗时,罗从彦已经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最终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影响,以关注民生、抒发爱国情怀为主题。
《送延年行》这首诗是罗从彦为好友延年送别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一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被金国占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罗从彦在这首诗中,通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