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静处观心尘不染,闲中稽古意尤深。
周诚程敬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外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心灵,不会受到尘世纷扰的影响;在闲暇时研究古籍,更能够领悟到深沉的意境。周程敬对此应有基本的理解,深奥的道理不必从其他途径去寻找。
去完善
释义
《观书有感》是南宋诗人罗从彦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这首诗的注解:
1. 静处观心尘不染:“静处”指清静的环境,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安静的地方阅读书籍;“观心”表示观察自己的思想,寻找内心的宁静;“尘不染”是指心灵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保持纯净的状态。
2. 闲中稽古意尤深:“闲中”指的是闲暇的时候;“稽古”是指研究古代的事物和历史;“意尤深”表示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内涵更加深厚。
3. 周诚程敬应粗会:“周诚”是对周代礼仪制度的诚信;“程敬”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礼节来行事。这句意思是对于周代的诚信精神和礼仪规范,应该大体上有所领会。
4. 奥理休从此外寻:“奥理”指深奥的道理;“休从此外寻”意味着这些深奥的道理并不需要到其他地方去寻找,它们就蕴含在这部典籍之中。
去完善
赏析
罗从彦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文学韵味的诗篇。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来探索生活的深层意义。诗人用“尘不染”来形容内心的平静与纯洁,以表达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人认为在闲暇时光里研究古代文献能使人领悟到更深的意境,表现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句中的“周诚程敬应粗会”是对真理的追求过程。其中,“周诚”是坚守真诚、诚实原则的意思,“程敬”则是敬畏和尊重规律、秩序的表现。罗从彦暗示我们只有保持真诚的态度,敬畏事物的规律,才能在学问的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果。
最后一句“奥理休从此外寻”则是强调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不能局限于表面和外部事物,而应该深入挖掘内在的道理和规律。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真谛的独到见解。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味深远,展现了罗从彦作为一位学者的哲学思考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书有感》是南宋诗人罗从彦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由于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罗从彦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安危深感忧虑。他在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表达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关切和对民族未来的担忧。此外,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他的哲学思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使人心明眼亮,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这一时期,罗从彦的个人际遇也十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而是更加勤奋地学习,最终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如《观书有感》等,都展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