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 其二
诗里人传大小贤,自怜同业不同年。
白云孺子诗千首,黄石老人书一编。
冷眼危途风竹乱,知心旧事雪松坚。
别愁去作星桥梦,长傍河西牛斗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诗中人们称赞着大大小小的贤才,让人怜惜的是他们有着相同的职业却命运迥异。
就像白云中的孺子,留下了上千首诗篇,而黄石老人只留下了一卷书。他们在这世间留下了各自的痕迹。
看着这纷繁的世界,竹子随风摇摆,记忆中的往事如雪松般坚定。
别离的忧愁,就如星星和桥的梦想,始终在银河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诗里人传大小贤":这里的"诗里人"指的是诗人及其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大小贤"则指代在诗中的各种角色,如贤人、智者等。
2. "自怜同业不同年":"自怜"是诗人的自叹,表示对命运感叹;"同业"是说与自己从事同一职业,即同为诗人;"不同年"表示与这些人生活年代不同。
3. "白云孺子诗千首":"白云孺子"是古代的一位知名诗人;"诗千首"意味着他作品丰富。
4. "黄石老人书一编":"黄石老人"是另一位古代著名学者;"书一编"说明他的著作流传后世。
5. "冷眼危途风竹乱":"冷眼"表示旁观者清的立场;"危途"描绘出险恶的社会环境;"风竹乱"则形象地表现出社会的动荡不安。
6. "知心旧事雪松坚":"知心"指的是真正的朋友;"旧事"代表过去的友谊经历;"雪松坚"象征友谊的坚定和持久。
7. "别愁去作星桥梦":"别愁"指的是分别时的忧愁情绪;"星桥梦"是借用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的神话故事来比喻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离别。
8. "长傍河西牛斗边":"长傍"表示永远陪伴;"河西"代指银河的一侧,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所在的天空位置;"牛斗"指的是天上的北斗七星,这里是用来形容遥远的天际。整句意思是希望自己能永远陪伴着远方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 其二》这首诗是方一夔对洪复翁诗词的赏析和感慨之作。诗人通过对洪复翁诗作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与洪复翁之间的友情以及人生际遇的感叹。
首联“诗里人传大小贤,自怜同业不同年”,点明了诗人和洪复翁在诗歌领域的成就与地位。诗句中提及的“大小贤”,是对洪复翁的尊称,表示他对诗词的热爱和追求;而“自怜同业不同年”则暗示了方一夔与洪复翁的年龄、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同和尊重。
颔联“白云孺子诗千首,黄石老人书一编”,进一步强调了洪复翁的才华横溢和作品丰富。其中,“白云孺子”形象地描绘了洪复翁清新脱俗的诗风,“诗千首”则表明他的创作数量众多;“黄石老人”则是对洪复翁晚年的写照,表现了他的智慧和沉稳。
颈联“冷眼危途风竹乱,知心旧事雪松坚”,借景抒发了作者对方一夔生平的感慨。“冷眼危途风竹乱”描述了洪复翁身处的险恶环境,表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冷静与坚定;“知心旧事雪松坚”则表达了方一夔对洪复翁深厚友情的理解,以及对彼此事业的支持。
尾联“别愁去作星桥梦,长傍河西牛斗边”,通过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别愁去作星桥梦”意味着双方分隔两地,只能借助梦境来相聚;“长傍河西牛斗边”则是说虽然相隔遥远,但彼此的友谊如同银河边的牛郎织女星,永不分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方一夔与洪复翁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诗歌的共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方一夔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前后。
当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战乱不断,民生疾苦。南宋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对外又饱受金兵侵扰。在国家动荡之际,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诗文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
方一夔作为南宋文人,目睹国家危难,百姓受苦,内心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他的诗歌创作,既抒发个人情感,又反映社会现实。这首《题洪复翁诗卷后二首 其二》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诗中,方一夔通过对洪复翁诗卷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在他看来,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才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艰难困苦中屹立不倒。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南宋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方一夔作为一名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