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天竺寺
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
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
忽漫参龙象,行将混鹿麋。
何年释簪绂,于此独幽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上天竺近在眼前,森林里的树木都显得很低矮。
仿佛超越了尘世之外,就像进入了白雪覆盖的西藏山脉。
忽然间与高僧相见,准备与鹿和麋鹿一起生活。
什么时候才能卸下凡俗事务,在这里独自过上幽静的生活呢?
去完善
释义
"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 "上竺"指上天竺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诸天"在佛教中指众神;"中林"指森林中央。整句意为:上天竺寺近在眼前,森林中央的树木低矮。
"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 "迥超"表示超越;"尘世"指世俗世界;"雪山西"在此比喻远离尘世的清静之地。整句意为:仿佛超越了世俗世界,来到了遥远的清静之地。
"忽漫参龙象,行将混鹿麋": "忽漫"表示突然间;"参"指参拜;"龙象"是佛家对高僧的尊称;"混鹿麋"形容与动物相处和谐。整句意为:忽然间要参拜这些高僧,以后可能会与鹿和麋相处得很好。
"何年释簪绂,于此独幽栖": "何年"表示哪一年;"释簪绂"指的是辞官归隐;"幽栖"指隐居生活。整句意为:不知哪一年我才能辞官归隐,在这里独自过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过上天竺寺》是南宋诗人张栻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上天竺寺周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里宁静、脱俗氛围的喜爱。
首联"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描述了寺庙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树木繁茂的景象。这里的“上竺”指的是上天竺寺,而“诸天”则代表天空和众神,表达了寺庙的高耸与神圣地位。
颔联"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强调了此地远离尘世喧嚣的特点,仿佛置身于雪山之中。这与首联形成了呼应,突出了此地与世隔绝的静谧感。
颈联"忽漫参龙象,行将混鹿麋"形象地描绘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既像神仙又像动物般的自由状态。这里的“龙象”可以理解为寓意高人,暗示着在这里的人们都可以过著超然物外的隐居生活。
尾联"何年释簪绂,于此独幽栖"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脱下世俗的束缚,来到这个地方过上幽静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清净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上天竺寺》是南宋诗人张栻于乾道八年(1172年)创作的。在这一年里,张栻因为父亲张浚的举荐,被任命为洪州知府。在此之前,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日后的从政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时正值南宋时期,北方领土沦陷,金人屡屡侵犯边境,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栻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走上了仕途,期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番事业。这首《过上天竺寺》便是他在上任途中路过上天竺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