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中早发

标题包含
道中早发
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 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遥羡青楼人,锦衾方远梦。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道中:旅途中。 2. 早发:早起出发。 3. 野店:乡村的小店或客栈。 4. 鸡一声:指雄鸡报晓。 5. 萧萧:象声词,形容车辆行驶的声音。 6. 客车:载客的车子,这里指诗人所乘坐的马车。 7. 西峰:西边的山峰。 8. 带:环绕着,披着。 9. 晓月:早晨的月亮。 10. 十里犹相送:表示行程虽已远离故乡,但故乡还在视线范围内,似乎仍在目送诗人的离去。 11. 繁弦:丰富的音乐。 12. 长道:漫长的道路。 13. 羸马:瘦弱的马。 14. 四蹄重:形容马行走艰难的样子。 15. 遥羡青楼人:指羡慕那些在家乡的亲人们,他们此时正安然入睡。 16. 青楼:古代指女子的住所,这里借指诗人的家乡。 17. 锦衾:华丽的被子。 18. 方远梦:刚刚进入远离现实的梦境。 19. 功名不我与:功名与我无缘。 20. 孤剑:孤单的自己,比喻自己形单影只。 21. 何用:有何用处,指无法建功立业。 22. 行役:旅行跋涉,这里指旅途。 23. 自休:自我停止,指诗人无法停息旅程。 24. 家山:家乡的山。 25. 忆秋洞:回忆秋天的家乡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早起出发的场景。首句以鸡鸣声和车辆启动的画面,展现了旅途的宁静与生活的忙碌。次句中的“西峰带晓月”象征着黎明的到来,而“十里犹相送”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道路上的繁华景象,繁弦、羸马等细节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疲惫。“遥羡青楼人”一句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而“锦衾方远梦”则暗示了这种生活只是暂时的梦想。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功名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功名不我与”道出了无法抗拒的时间流逝,而“孤剑何所用”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困境中的无助。最后两句“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中早发》是唐朝诗人司马扎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世纪末到9世纪初的唐代中期,正值唐德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司马扎在唐德宗时期是一名文人士大夫,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早发的道中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旅途景象。通过对早行途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与此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使得文人墨客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可以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念。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司马扎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反映和社会风貌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