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卖花者

标题包含
卖花者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 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形容年轻人在荒凉的花园外种植鲜花。 2. 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指不知道农民耕种的辛苦,反而嘲笑那些耕种的农民。 3.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在春天出售鲜花,这种生意已经流传了好几代。 4. 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长安有很多豪门大户,每个地方都种满了惹人喜爱的花朵。 5. 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人们愿意花费大价钱,竞相购买花园里最美丽的花朵。 6. 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刚看到一朵花的嫩芽,唱歌的声音就已经在高贵的宴席上响起。 7.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养花的人自称他们的地盘,每天都可以欣赏到豪华的车马。 8. 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农民们在劳动的时候,只能与花朵为伴。 9.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那些卖花的人,长久以来都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10. 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应该重视粮食而不是花朵,这样人们才能生活得好。
去完善
赏析
《卖花者》是唐代诗人司马扎的一首描绘卖花者的五言诗。通过描写卖花者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全诗以卖花者为线索,展现了他从少壮到老年的人生历程,以及他眼中的世界和他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首联“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描述了卖花者在年轻时就开始从事种花行业,但他并未体验过耕种的辛苦,因此对那些耕耘的农人有所轻视。这反映了卖花者对劳动的误解和对他人的偏见。 颔联“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表现了卖花者一年四季都在贩卖鲜花,他们穿梭于各个时代,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这里强调了卖花者的职业特点和时间跨度,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与社会历史的紧密联系。 颈联“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描绘了繁华的长安城中,富人们争相购买鲜花,将它们视为珍贵的奢侈品。这一景象揭示出当时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尾联“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指出卖花者为了追求利润,不惜牺牲花的质量,导致市场上鲜花的品质下降。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生态资源的破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卖花者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同时也对人们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卖花者》是唐代诗人司马扎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繁华盛世中的市井生活,通过卖花者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从诗句来看,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公元8世纪左右的唐代,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司马扎生活在这一时期,他通过观察和体验市井生活,创作出这首《卖花者》。在这首诗中,他运用生动的笔触,形象地描绘了卖花者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风采。 此外,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开放的时期,对外交流广泛,各种文化交融,使得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司马扎的这首《卖花者》正是受到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