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筑台

标题包含
筑台
魏国昔强盛,宫中金玉多。 征丁筑层台,唯恐不巍峩。 结构切星汉,跻攀横绮罗。 朝观细腰舞,夜听皓齿歌。 讵念人力劳,安问黍与禾。 一朝国既倾,千仞堂亦平。 舞模衰柳影,歌留草虫声。 月照白露寒,苍苍故邺城。 汉文有遗美,对此清飙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魏国:指战国时期的魏国。 2. 金玉多:形容魏国富饶。 3. 征丁:征集壮丁。 4. 层台:高台。 5. 切星汉:靠近银河。 6. 跻攀:攀登。 7. 绮罗:丝织品,这里代指贵族。 8. 细腰舞:古代的一种舞蹈。 9. 皓齿歌:歌声动听。 10. 讵念:岂料。 11. 人力劳:人为的努力。 12. 安问:不问。 13. 黍与禾:指粮食。 14. 一朝:一日之间。 15. 千仞:极高的台阶。 16. 舞模:模仿跳舞。 17. 衰柳影:枯萎的柳树影子。 18. 歌留:留下歌声。 19. 草虫声:虫鸣声。 20. 月照:月光照射。 21. 白露:秋天的露水。 22. 苍苍:苍茫的样子。 23. 故邺城:古代的邺城。 24. 汉文:汉代的文化。 25. 清飙生:清爽的风吹拂。
去完善
赏析
《筑台》是一首描绘了昔日强盛的魏国宫殿中繁华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巍峨的宫殿、华丽的舞宴和优美的歌声。然而,随着国家的衰落,这些曾经辉煌的建筑物也变得破败不堪,只剩下萧瑟的柳树和虫鸣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教训,要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筑台》是唐朝诗人司马扎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正值国家昌盛、社会稳定的大唐盛世。在这个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司马扎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他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他曾几度科举落榜,但始终未放弃文学事业。他的诗歌作品情感丰富,形式多样,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追求。 在这首诗中,司马扎以"筑台"为主题,描绘了当时皇宫建筑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君王治国安邦的敬仰之情。此外,通过对台基、屋檐等建筑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文化修养。 总之,《筑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大唐盛世,作者司马扎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科举失意的挫折,但他始终坚持文学事业,最终成为了一代文豪。而这首诗则是对那个时代宫廷建筑的生动描绘,以及诗人对君王治国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