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中寄薛中裕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
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
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
此景正寥落,为君玄髪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涂中:在路上,此处指旅途中。
2. 薛中裕:作者的朋友,姓名未知。
3. 贫交:相交不深但关系亲密的朋友。
4. 千里外:形容相隔较远的地方。
5. 失路:迷路或失去方向。
6. 伤离:离别时的伤感。
7. 晓泪:早晨的眼泪。
8. 芳草:泛指绿色植物,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
9. 夜魂:夜晚的灵魂,这里指作者的思念之情。
10. 明月:月亮,寓意纯洁无暇。
11. 空山:空旷的山野。
12. 连野:连接原野。
13. 寒鸟:寒冷的鸟儿,这里可能是指冬天的鸟类。
14. 下霜枝:降霜时节落在树枝上的霜。
15. 此景:指前面描绘的风景。
16. 寥落:寂静,孤独。
17. 为君:为你,指代薛中裕。
18. 玄髪衰:头发变白,形容年纪增长。
希望这些注释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去完善
赏析
《涂中寄薛中裕》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诗句“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揭示了诗人和友人的友谊深厚,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而“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则描述了诗人告别友人后的孤寂心情,唯有明月能理解他的心声。“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则是借景抒情,通过空旷的山野和寒冷的鸟儿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一句“此景正寥落,为君玄髪衰”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希望他在异地能够保重身体,期待重逢的那一天。整首诗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真挚的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涂中寄薛中裕》是唐代诗人司马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左右,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司马扎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是唐朝官员,但因战乱被迫离开长安,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感受到了世人对和平的渴望。
与此同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安史之乱爆发前,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强敌环伺,民众疾苦,民生凋敝。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司马扎以他的诗歌表达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和平、自由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