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李山人弹琴
瑶琴夜久弦秋清,楚客一奏湘烟生。
曲中声尽意不尽,月照竹轩红叶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瑶琴:古代高雅名贵的乐器,象征尊贵和富有。
楚客:指楚地的客人,此处可能指李山人在楚国时的客人。
湘烟:湖南湘江边的烟气,此处以湘烟代指潇湘之地,可能暗示湘夫人等故事。
竹轩:竹子搭建的雅致小屋,诗人常以此寓居或读书的地方。
红叶明:秋天枫叶在月光照耀下格外明亮,景色艳丽迷人。
去完善
赏析
《夜听李山人弹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聆听李山人弹奏古琴的情景。首句“瑶琴夜久弦秋清”以“瑶琴”和“秋清”形容古琴的声音和高雅的氛围,展现出音乐的魅力。次句“楚客一奏湘烟生”中的“楚客”指代李山人,他的一曲弹奏使空气中弥漫着“湘烟”般的神秘气息,强调了音乐的感染力。
第三句“曲中声尽意不尽”道出了音乐的魅力在于音符之外的深远意境,即便曲子结束,其韵味依然留存在人们心中。末句“月照竹轩红叶明”通过月光映照下的竹轩和红叶,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听李山人弹琴》是唐朝诗人司马扎的一首描绘音乐美感的五言诗。此诗创作于公元746年左右的唐玄宗时期,正值盛世大唐。在这期间,社会繁荣、文化昌盛,音乐艺术更是达到巅峰。
此时,年仅二十三岁的司马扎初出茅庐,他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隐士,后因文学才华横溢,受到朝廷的重视而被召入京城长安。在这个背景下,司马扎有幸结识了李山人这位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并为之感动而写下这首千古传颂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