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德音入蜀

标题包含
闻德音入蜀
蜀山万里外,圣主得遥闻。 归使愁无路,遗黎泣见君。 千年文物郡,百战虎狼群。 才退惭司马,无因写檄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蜀山之外,我们的君主仍然能够听到遥远的呼声。 使者归来却因道路受阻而愁眉不展,百姓哭泣着见到君王。 这是一个有着千年文明历史的城市,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与纷争。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才疏学浅,惭愧不如当年的司马迁,无法写出一篇激情澎湃的檄文。
去完善
释义
《闻德音入蜀》萧元之 【注释】 1. 德音:指皇帝颁布的诏令。 2. 蜀:古国名,位于今四川地区。 3.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4. 遥闻:远方听闻。 5. 归使:回国的使者。 6. 愁无路:形容道路艰难,令人忧愁。 7. 遗黎:指遗留下来的人民。 8. 泣见君:指百姓见到皇帝使者,感动落泪。 9. 千年文物郡:意指蜀地历史悠久,文化昌盛。 10. 百战虎狼群:形容战争频繁,局势动荡。 11. 才退惭司马:表示自己在才华上比不上古人,有自谦之意。司马,这里指西汉司马相如,以擅长撰写檄文闻名。 12. 无因写檄文:指自己没有能力像司马相如那样撰写檄文,表达了谦虚和对朝廷的不满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蜀山万里外,圣主得遥闻”,借蜀山之遥,表明皇帝声威之远,强调帝王的无上权威。诗人运用想象的手法,将遥远的蜀地纳入皇帝的视线范围,暗示了国家政治的影响力无所不在。 颔联“归使愁无路,遗黎泣见君”,通过描述使者归途的艰难和百姓的悲痛之情,展现出战乱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人以百姓的角度出发,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颈联“千年文物郡,百战虎狼群”,突出蜀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也因战乱而饱受摧残。这种矛盾性彰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敬畏与痛惜。 尾联“才退惭司马,无因写檄文”,表达了对杜甫这位杰出文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无法像他那样写出抗敌檄文的遗憾。诗人以谦逊的态度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诚挚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