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瓢

标题包含
咏瓢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张说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凤阁舍人等职。武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醇酒斟入葫芦杯,简朴醇厚相得益彰。蜗牛居所卷曲头,仙鹤脖颈伸长颈。 典雅颜色淡黄色,中空外轻却刚劲。并非没有雕刻者,珍视天成之天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美酒酌悬瓢:美酒指甘美的酒;酌指斟酒;悬瓢指挂起葫芦制成的饮酒器。 2. 真淳好相映:真淳指真实的淳朴;好相映指相互映衬。 3. 蜗房卷堕首:蜗房指蜗牛的房子;卷指弯曲;堕首指下垂的头。 4. 鹤颈抽长柄:鹤颈指仙鹤的脖子;抽指抽取;长柄指长的把手。 5. 雅色素而黄:雅素指优雅洁净;色指颜色;而黄指黄色。 6. 虚心轻且劲:虚心指内心谦虚;轻且劲指轻便而有力量。 7. 岂无雕刻者:岂无指难道没有;雕刻者指制作瓢的人。 8. 贵此成天性:贵指看重;此指这种自然形成的天性。
去完善
赏析
《咏瓢》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瓢的形象和特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瓢的独特见解。首先,诗人描述了瓢与美酒的搭配,真淳的美酒与质朴的瓢相互映衬,显示出一种自然和谐的韵味。接下来,诗人从细节入手,分别描绘了瓢的外观和结构:“蜗房卷堕首”形容瓢的形状如同蜗牛壳般螺旋状;“鹤颈抽长柄”则描绘了瓢的长柄如鹤颈一般优雅。这两种形象都赋予了瓢一种别样的美感。然后,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瓢的色彩和质地:“雅色素而黄”暗示瓢的颜色朴实而不失雅致;“虚心轻且劲”则表现了瓢内部的空间宽敞且轻便。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也有技艺精湛的雕刻者,但瓢的天然特性才是它最珍贵的品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瓢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崇尚天然、追求简朴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瓢》是唐代文学家张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葫芦瓢的破败和再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寓含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境和挑战。 创作于公元712年至742年间的这首古诗,正值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此时的张说身为朝中重臣,先后担任了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要职,对于国家政务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然而,身处繁华盛世的张说并未被权力和富贵所迷惑,而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民生疾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在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张说在面对国家和个人的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他通过对葫芦瓢的赞美,传达了逆境中的坚持信念,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这首诗也是张说对当时社会上追求奢华、虚浮之风的一种批判,提倡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化的修养和提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