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眚忌食戏成
生平未省读食经,蟛蜞何事干荀卿。
霜螯带糟老饕赋,素鳞斫鲙晶盘行。
政欲莼鲈饱归兴,肯嫌蛙蛤讥南烹。
谁言厚味多腊毒,坐疑匕箸生戎兵。
缁尘浪欲滓银海,所頼烱烱留元精。
飞蛾扰灯室光暗,很蟆食月天公惊。
我今所患在目睫,口非得罪曹缄铭。
一身百体兼所养,六凿未可分重轻。
讵容贵目乃贱口,无端肠胃甘檗冰。
就令辟谷即仙去,何异馁鼠乘飞翎。
我闻养生先实腹,幸乏明珠买娉婷。
稻鱼粗可足生理,饥梦不到侯门鲭。
更畦菘薤自锄灌,肯与鸡鹜争余赢。
笑揩双目保亡恙,况无传笔如丘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从来未曾翻阅过烹饪之书,为何要谈荀子呢?
深秋的蟹子配上醇酒,美味佳肴摆满玉盘。
此处的海鲜令人欲罢不能,怎会嫌弃南方的土菜呢?
谁说佳肴美食常常带来祸患,仿佛双箸之间存有战火。
虽然浊世纷繁,但我的内心依然明亮洁净。
灯光之下飞蛾扰人,月亮被天狗吞食,世界有种种烦恼。
现在我担忧的是眼睛的问题,嘴巴并无罪过。
身体和各个器官都需要滋养,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部分。
不应轻视口腔的需求,否则胃肠就要承受寒冷的苦楚。
就算我能像神仙般不吃不喝,那也和饿死的飞禽没有区别。
我曾听说养生的关键在于饱腹,幸运的是我不必以明珠换取美人。
用稻田里的稻谷和河里的鱼儿就能满足生活所需,这样的日子离豪门远着呢。
我还愿意亲手耕作蔬菜,不愿和鸡鸭争夺剩余的食物。
笑一笑擦干净双眼,我保护好了自己的身体,更何况我没有史官之笔来记录生活琐事。
去完善
释义
《目眚忌食戏成》是南宋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中部分词语的注释:
1. 生平未省读食经:平生没有读过关于饮食的书籍。
2. 蟛蜞:一种小型蟹类。
3. 何事干荀卿:指的是《荀子·劝学篇》中的“蟹六跪而二螯”。
4. 霜螯:指螃蟹。
5. 带糟:用酒糟腌制。
6. 老饕赋:指苏轼的《赤壁赋》。
7. 素鳞:指白鱼。
8. 斫鲙:切碎鱼脍。
9. 晶盘行:指盛放菜肴的精美盘子。
10. 政欲:正想。
11. 莼鲈:指莼菜和鲈鱼,这里代指美食。
12. 归兴:归隐田园的愿望。
13. 肯嫌:怎会嫌弃。
14. 蛙蛤:青蛙和田螺。
15. 南烹:南方的美食。
16. 谁言厚味多腊毒:谁说美食多有毒素。
17. 坐疑:暗自怀疑。
18. 匕箸:筷子和汤匙。
19. 戎兵:军队。
20. 缁尘浪欲滓银海:比喻世俗的烦恼想要污染眼睛。
21. 所頼烱烱留元精:依赖明亮的眼神保留原本的精神面貌。
22. 飞蛾扰灯室光暗:飞蛾干扰灯光使室内光线变暗。
23. 很蟆食月天公惊:传说月亮被天狗吞食,表示意外之事发生。
24. 我今所患在目睫:我现在的问题在于眼睛。
25. 口非得罪曹缄铭:嘴巴并不是得罪神明的原因。
26. 六凿未可分重轻:人的感官不应区分轻重。
27. 讵容贵目乃贱口:怎能让眼睛比嘴巴重要。
28. 肠胃甘檗冰:吃凉的食物让肠胃舒服。
29. 就令辟谷即仙去:就算实行辟谷修行成为神仙。
30. 何异馁鼠乘飞翎:也没有什么区别,就像饥饿的老鼠乘上飞翔的羽毛。
31. 稻鱼粗可足生理:稻米和鱼肉勉强可以满足生活所需。
32. 饥梦不到侯门鲭:梦里也不去想那些高贵的宴席。
33. 更畦菘薤自锄灌:亲自耕种蔬菜自给自足。
34. 肯与鸡鹜争余赢:怎么会去和家禽争抢剩余的食物。
35. 笑揩双目保亡恙:微笑着擦拭双眼保证没有疾病。
36. 况无传笔如丘明:何况并没有像左丘明那样的史官来记载我的事迹。
去完善
赏析
《目眚忌食戏成》是一首借眼病为由头、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郑清之以目眚(眼睛疾病)为题,巧妙地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这首诗分为几个层次:首先,诗人以螃蜞、霜螯、素鳞等美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谁言厚味多腊毒,坐疑匕箸生戎兵”,反映出他对美食的热爱并不影响他理性的思考,意识到过度追求美味也有害健康;然后,诗人用“飞蛾扰灯室光暗,很蟆食月天公惊”来形容眼睛的疾病,并认为这种病并非是口腹之欲带来的惩罚;最后,诗人在结尾部分强调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崇尚简朴生活的观念。整首诗情感丰富,哲理深刻,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目眚忌食戏成》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4年,即南宋理宗嘉熙四年。
在这一年里,郑清之因为眼疾而禁食,他在病榻上辗转反侧,百无聊赖。他回顾自己漫长的人生历程,感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此时的郑清之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曾担任过南宋的参知政事、右丞相等职务,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心如焚。然而,随着金兵南侵,南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局势日益紧张。郑清之眼见国家动荡,百姓疾苦,不禁忧心忡忡。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十分复杂。当时的朝廷腐败严重,宦官、权臣把持朝政,导致政治黑暗。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郑清之坚持正义,努力为国家出谋划策,希望振兴民族,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这使他深感遗憾和痛心。
在这首诗中,郑清之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在病榻上的情景,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忧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郑清之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遭遇和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