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题

标题包含
无题
临池绿树阴阴合,入竹黄花颗颗新。 世外别无安乐国,寰中真有太平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池塘边,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走进竹林,黄色的花朵绽放在枝头,每一朵都是那么的新鲜可爱。在这美丽的世外之地,没有烦恼和忧虑,仿佛来到了一个安乐的国度;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群平静、快乐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临池:靠近池塘。 2. 绿树阴阴合:绿树成荫,指树木繁茂,绿荫浓重。 3. 入竹:进入竹林。 4. 黄花颗颗新:黄色花朵簇拥而生,显得生机勃勃。 5. 世外:世俗之外,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6. 安乐国:安乐的境地,这里指的是理想中的生活场景。 7. 寰中:全世界,整个宇宙。 8. 太平人:过着太平日子的人,这里暗指诗人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宁静致远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出超脱尘世纷扰、向往恬淡生活的态度。首句“临池绿树阴阴合”通过描写绿树的繁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自然环境的美妙和谐;次句“入竹黄花颗颗新”以竹子和黄花相互映衬,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第三句进一步提出:“世外别无安乐国”,表现出他看待世俗的淡泊心境。末句“寰中真有太平人”则表达了诗人意识到在这繁杂世界中的自己,可以保持内心平静与安祥。整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闲适自得的心境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历史阶段,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发。 钱时(约1160年-1240年),字子是,号霁山,宋末元初著名学者、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学出众。然而,在钱时的一生中,他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使他深感无奈和痛苦。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种种原因而被罢免。在这些人生际遇中,钱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人生观。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环境复杂,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钱时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信念,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对百姓的关爱之情。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有关注社会现实、批判时政的佳作。这首《无题》便是其中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民生等问题的高度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