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显阳寺疏快轩
溪边穿小径,寺后起幽轩。
伐使恶木尽,养教修竹繁。
闲听渔唱静,卧隔市场喧。
疏快宜人处,追惟子美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小溪边的林间小道上行走,寺庙的后方则隐藏著一处宁静的小屋。我们砍掉了所有的坏树,种植了许多的竹子。在这里,我们可以静静地聆听渔夫的歌声,也可以远离市场的喧闹。这是一个让人感到舒适的地方,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邹极:宋朝诗人,生卒年不详。
2. 显阳寺:寺庙名称,具体位置不详。
3. 疏快轩:此处为作者自指,表示其崇尚简洁舒畅的意境。
4. 溪边穿小径:在溪水旁穿过一条小路。
5. 寺后起幽轩:在寺庙后面建立起一处清幽的轩室。
6. 伐使恶木尽:砍伐那些恶劣的树木,使其消失。
7. 养教修竹繁:培养并教导竹子茁壮成长。
8. 闲听渔唱静:安静地聆听渔民唱歌。
9. 卧隔市场喧:躺在远离市场喧嚣的地方。
10. 疏快宜人处:让人舒适的环境。
11. 追惟子美言:这里可能指代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题显阳寺疏快轩》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显阳寺疏快轩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描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特点,巧妙地传达出疏快轩的特点和氛围。“溪边穿小径,寺后起幽轩”,这两句勾勒出了疏快轩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即位于溪流旁的小径边,背靠寺庙的后院,这为下文表达清幽的氛围奠定了基础。“伐使恶木尽,养教修竹繁”则强调了疏快轩的修整过程以及周边环境的美化效果,使人感到此地经过精心打理,充满生机。
在营造氛围的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自己在此地的生活体验来进一步展现疏快轩的特点,如“闲听渔唱静,卧隔市场喧”,表达了诗人身处僻静环境时心灵的安宁和对城市喧嚣的隔离感,凸显了疏快轩作为心灵庇护所的重要地位。结尾两句“疏快宜人处,追惟子美言”则深化了诗人对疏快轩的感受,强调此处环境的舒适宜人,并联想到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己心境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显阳寺疏快轩》是南宋诗人邹极创作的一首题诗,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
在南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多变。身为文人的邹极,在这一时期遭遇了很多曲折,同时也目睹了民间的疾苦。他游历四方,对民间的生活和自然风景有着深厚的了解。这次他来到了显阳寺,被这里的疏快轩所吸引,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
这一时期的南宋,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加之北方蒙古铁骑的不断入侵,使得南宋的社会矛盾愈发尖锐。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邹极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坚信“人生行乐须达观”,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来影响世人,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这种积极的心态在他的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