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家园即事十三首 其五

标题包含
家园即事十三首 其五
绿阴乐静未号蝉,藕叶扶娇泛水眠。 输杀蜂屯深闭壁,峙粮宿饱蜜中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绿色的树荫下,感受宁静的美好,听不到知了的鸣叫;荷花的花瓣轻轻浮在水面,好像在睡眠中。蜜蜂们忙碌地在花丛中采蜜,将巢穴紧紧关闭;它们储备了大量的蜂蜜,满足自己的需求。
去完善
释义
1. "绿阴":指绿色的树荫。 2. "乐静":享受安静的环境。 3. "未号蝉":意指还没有听到蝉鸣的声音。"号蝉"是古代对蝉的别称,这里"未号"表示还未到夏天。 4. "藕叶扶娇":莲藕的叶子在微风下轻轻浮动,好像是支撑着荷花一样。"扶娇"是扶持荷花的委婉表达。 5. "泛水眠":指荷花漂浮在水面上,好像在睡觉一样。 6. "输杀":即输情杀思,意思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它物之上,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 7. "蜂屯":蜜蜂聚集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蜂房。 8. "深闭壁":指紧闭的蜂房。"闭壁"是关闭蜂房的门。 9. "峙粮":储备粮食。"峙"意为堆积。 10. "宿饱蜜中边":这句话是说蜜蜂通过采集花蜜来储存食物,在冬天可以靠这些蜜度过严寒。"宿饱"意味着吃饱饭过夜,这里用来形容蜜蜂储存足够的蜂蜜以度过寒冷的季节。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郑清之以生花的妙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首先,他通过描述“绿阴乐静未号蝉”这一场景,展现了夏日里绿树成荫、蝉鸣阵阵的乡村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又以“藕叶扶娇泛水眠”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荷叶在水上摇曳的情景,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一幅宁静的水墨画。 然后,诗人又通过“输杀蜂屯深闭壁,峙粮宿饱蜜中边”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蜜蜂辛勤劳作的赞美。在这里,“输杀蜂屯深闭壁”是指蜜蜂为了采集蜂蜜而在花朵周围忙碌的身影,它们不断地飞来飞去,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狂欢。而“峙粮宿饱蜜中边”则是对蜜蜂采蜜过程的生动描绘,诗人用“峙粮”一词来形容蜜蜂存储蜂蜜的过程,既形象又富有生活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风光和蜜蜂采蜜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家园即事十三首 其五》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创作的组诗作品。郑清之(1176-1251),字德源,号安晚,乐清人,晚年居于金华一带。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历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封魏国公。 这组诗歌作于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1258),郑清之时年已七十有余。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金兵压境,战乱频仍,民生凋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郑清之远离政治中心,隐居于金华一带的家乡,创作了这组以描绘家园生活为主题的诗歌。 《家园即事十三首 其五》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家园却饱受战乱的摧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对此深感痛惜,希望通过诗歌唤起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共同为保家卫国而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