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章水何如颍水清。
江山明秀发诗情。
七言还我是长城。
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
十千名酒十分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大致可以翻译为:“章水和颍水哪个更清澈呢?江山如画激发了我写诗的激情。我还是那个擅长七言的长城。小小的花钿点缀着美丽的笑容,纤细的手指犹如仙女一般。美酒满杯,尽情畅饮。”
去完善
释义
1. 章水:指章江,是流经江西赣州市的一条河流,这里代指徐俯所处的地理环境。
2. 颍水:源于河南省登封县颍谷,向东南流经河南省登封、禹县、襄城、临汝、郏县、襄城等县,至沈丘县洪山镇附近注入沙河。这里代指徐俯所处的地理环境。
3. 明秀:美好的景色。
4. 七言:即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5. 长城:这里的“长城”并非指北京的万里长城,而是用长城来比喻自己的才情和对诗的执着追求。
6. 小小钿花:形容小巧精致的饰品,如花钿、头饰等。
7. 宝靥:珍贵的饰品或头饰。
8. 纤纤玉笋: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如玉笋,这里用来比喻手。
9. 云英: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比喻美人。
10. 十千名酒:这里指美酒,"十千"是美酒的代名词。
11. 十分倾:尽情地饮酒。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徐俯这首词的主题是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首句“章水何如颍水清”借山水之清来暗喻诗人内心的清澈与正直,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江山明秀发诗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展现了他丰富的诗意情怀。
下阕中的“七言还我是长城”一句,通过自比长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仰。“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两句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十千名酒十分倾”则表现了诗人对美酒佳肴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总的来说,《浣溪沙》徐俯这首词以清新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豪迈的激情,展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徐俯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期,即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金朝对宋朝的侵略导致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
徐俯,原名徐畴,字直夫,号东湖居士,浙江衢州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然而,好景不长,徐俯在成年后屡遭不幸。他的父亲徐徽言在抗金战争中壮烈牺牲,使他悲痛欲绝。之后,他又因战乱失去了家庭,流落江湖。这使得他在人生经历上饱受沧桑。
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抗金斗争,希望挽救国家的危亡。徐俯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他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用词来表达自己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强盛的期盼。《浣溪沙》一词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