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云五景诗 其三 翠微清晓
空翠蒙茸月影微,晨光淡荡照窗扉。遥瞻旸谷羲和驭,怅望西河织女机。烟草星沉收熠耀,露荷风动泻珠玑。幽人久住看山色,不觉寒生白苎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月色朦胧,清晨的阳光轻轻洒在窗户上。远远望去,太阳从山谷中升起,驾驶着马车的羲和显得那么遥远;而那银河边的织女,她的机杼声也让人想起无尽的哀愁。烟雾般的草地上,星星逐渐消失,露水和荷叶间的晨露晶莹剔透。这样美丽的景色让居住在此的人陶醉其中,以至于忘记了寒冷,任凭白色的麻衣被露水打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樵云:指的是安徽黟县的樵云山,又名齐云山。
2. 五景:指山水景色中的五个特点,具体包括朝晖、晚照、晴雪、夜月、烟岚等。
3. 李质:明朝的一位文人,生活在明代后期。
4. 空翠:指天空中的翠绿之色,这里代指翠绿的树木和山峰。
5. 蒙茸: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6. 月影微:指月亮的影子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7. 晨光:早晨的阳光。
8. 淡荡:指阳光柔和地洒在景物上。
9. 窗扉:窗户。
10. 遥瞻:远远地望去。
11. 旸谷:古人认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位于东方。
12. 羲和驭:羲和是神话传说中驾驶太阳车的神,这里代指太阳。
13. 怅望:表示惆怅地远望。
14. 西河:指的是银河,因为其在天空的西方位置而得名。
15. 织女机:指织女星,是古代民间传说中和牛郎相会的那颗星星。
16. 烟草:指田野间的雾气。
17. 星沉:星星降落,这里指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18. 熠耀:光辉闪耀的样子。
19. 露荷:带露水的荷叶。
20. 珠玑:珠宝,这里比喻露水的晶莹剔透。
21. 幽人:指隐士,诗人自喻。
22. 看山色:欣赏山景。
23. 不觉寒生白苎衣:不知不觉间感到寒气袭来,身上的白色苎麻衣服逐渐变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质在描绘翠微山的清晨美景。诗人用“空翠蒙茸月影微”来描绘清晨山间缭绕的雾气、月光下翠绿的山峦以及朦朦胧胧的美景。同时,他通过“晨光淡荡照窗扉”一句,传达了清晨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的意境。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翠微山的壮观景象:远观宛如太阳神驾车的旸谷,思念起织女星驾机的西河。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拟人化的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此外,诗人在描写山间景色时,还巧妙地融入了草、露荷等自然元素,并通过“烟草星沉收熠耀,露荷风动泻珠玑”展现了天地间的光辉。最后,诗人表达了在此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以及因沉浸在大自然中而忘却寒冷的感觉。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翠微山的清晨美景,传达出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李质以一首描绘山间清晨美景的《翠微清晓》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首诗是《樵云五景诗》中的一首,全诗如下:“翠微岩畔晓云浓,绝似庐山香炉峰。人语鸡声相映远,一时惊起宿烟封。”
李质生活在明朝中期,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但明朝前期积累的繁荣并未消退。在政治方面,明朝实行严格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而李质便是一位才学出众的进士;在经济方面,明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民间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文化方面,明朝文人崇尚复古之风,尤其是宋代文学的清新、自然之美受到推崇。
诗人李质因才学出众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出任四川省开县知县。然而官场上的黑暗面让他深感不适,于是他辞官回乡,专心于文学艺术的研究。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家乡周边的山水名胜,通过实地观察与体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脍炙人口的《翠微清晓》。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翠微山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中清晨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渴望远离尘世纷扰的美好愿望。而这正反映了李质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