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西湖与徐都尉分得香字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游西湖与徐都尉分得香字二首 其二
湖边把臂送春光,可恨东君去路长。赠玉岂无湘女佩,惜花那得返魂香。脍分金鲫银丝脆,酒吸椰杯瑞露凉。座上总能文字饮,绝胜红袖佐飞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湖边,我们紧握着手臂,一起度过美好的春光,可惜的是,春神离去的路程遥远。即使我想赠送宝玉作为纪念,却无湘水女神的配物相赠,又怎能惋惜鲜花而挽回它们的生命呢?品尝着美味的金鱼和银丝般的蔬菜,喝着带有椰子的美酒,品尝着如瑞露般的清凉。在宴席之上,大家一边饮酒,一边谈论文章,远胜于让美女们陪在身边,共享飞觞之乐。
去完善
释义
1. 游西湖:指游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 2. 徐都尉: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具体名字不详。都尉是古代官职名称,这里用以称呼徐姓官员。 3. 分得香字:这是古代文人聚会时的一种游戏方式,大家依次轮流吟咏诗句,每个人得到的字眼不同,以此来激发创作灵感。此处诗人分到的是“香”字。 4. 可恨东君去路长: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借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5. 赠玉岂无湘女佩:湘女,指舜帝的妻子娥皇、女英。相传她们是湖南人氏,后来成为了湘江女神。佩,指玉石饰品。 6. 惜花那得返魂香:返魂香,传说中的一种香料,能唤醒死去的花草树木。 7. 脍分金鲫银丝脆:脍,指美食。金鲫,即鲫鱼,因为肉质鲜美,被誉为“金鲫”。银丝,指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切成细丝,使口感更加美味。 8. 酒吸椰杯瑞露凉:椰杯,用椰子壳制成的酒杯。瑞露,古人对美酒的美称。 9. 座上总能文字饮:文字饮,指文人间的饮酒赋诗聚会。 10. 绝胜红袖佐飞觞:红袖,指歌女舞姬。佐,协助。飞觞,形容酒杯在空中传递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质在游西湖时与友人徐都尉共度的美好时光所作。诗人通过对春光、东君(春天的象征)、赠玉、惜花、金鲫、银丝脍、椰杯酒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美景以及朋友间深厚的感情。特别是“脍分金鲫银丝脆,酒吸椰杯瑞露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美食佳酿带来的愉悦,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最后两句“座上总能文字饮,绝胜红袖佐飞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雅士的敬意和自豪,同时传达出他们的友谊超越了寻常宴乐,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西湖与徐都尉分得香字二首》是明代诗人李质于明朝洪武年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边与友人徐都尉共同游赏的情景,表达了二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在创作这组诗时,李质正值中年,人生阅历丰富。他早年曾担任地方官吏,后因战乱隐居家乡,潜心研究文学。在此期间,他与徐都尉结识并成为好友。两人志趣相投,经常一起游山玩水,谈论诗文。 明朝洪武年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此时,杭州西湖作为江南名胜,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李质与徐都尉也不例外,他们曾多次结伴游西湖,欣赏美景,抒发情怀。在这次游西湖的过程中,二人以“香”字为韵脚进行唱和,创作了这两首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