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艮岳百咏 芦渚

标题包含
艮岳百咏 芦渚
万叶梢梢秋意初,斜风细雨忆江湖。 谁知雪压波澄后,更与宫中作画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随着树叶的逐渐变黄,秋天悄悄来临,回想起那潇洒江湖的日子,不禁在雨中暗自感伤。谁能料到,在我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后,如今却在这皇宫里绘制着美丽的画卷。
去完善
释义
1. 万叶:指秋天草木的叶子。 2. 梢梢:树叶末端的样子。 3. 秋意初:秋天的气氛刚刚开始出现。 4. 斜风细雨:指秋风细雨的天气。 5. 江湖:江河湖海,这里指的是江南水乡。 6. 谁知:有谁知道。 7. 雪压:大雪覆盖。 8. 波澄:水波平静清澈。 9. 更与:又与。 10. 宫中:指皇家宫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艮岳百咏·芦渚》是宋朝诗人李质所作,描述了芦苇在秋天的景色和心态变化。诗的前两句"万叶梢梢秋意初,斜风细雨忆江湖",以秋意渐浓的芦苇为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风吹叶动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出芦苇在自然环境的变幻莫测下依然坚守原位的坚韧品质,同时也传达了对过去江湖生活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后两句“谁知雪压波澄后,更与宫中作画图”,则将场景由江湖转入皇宫。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芦苇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突显了芦苇内在的顽强生命力。尽管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芦苇仍然能够保持清晰的轮廓和美丽的外形,甚至在宫中被赞誉为画图。这两句以乐观的心态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芦苇生命力的旺盛及其自然的审美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 芦渚》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质创作的组诗作品“艮岳百咏”中的一首。这组诗歌描绘了当时著名景点——艮岳的美丽景致,而“芦渚”则特指其中的一个地点。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1162年至1189年之间,正值南宋孝宗赵昚执政时期。这一阶段,南宋朝廷与金国达成和议,实现了相对和平的稳定局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李质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他的诗才横溢,然而仕宦生涯却并不顺畅。他在朝为官期间,曾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后来被迫离开官场,回到家乡。这使得他在诗作中表现出对山水景致的深深眷恋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质以“芦渚”为题,通过描绘艮岳的美景,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他以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诗句,抒发了对家乡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