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艮岳百咏 栈路

标题包含
艮岳百咏 栈路
六丁开处只通秦,此地天临万国春。 驻跸有时思叱驭,服劳王事爱忠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六丁”指的是月亮的六个部分,这里用来形容月光下的美景。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月光下,这个地方就像通往秦地的道路一样明亮;这里的天空如临万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中,“驻跸”指皇帝出行时暂时停留的地方,“叱驭”原意是驱马前行,这里可以理解为积极向前。整句意思是:皇帝在这里短暂休息,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并关爱忠诚的大臣。
去完善
释义
1. "六丁开处":这里指的是神通广大的仙人用他们的力量开辟了道路。"六丁"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主管开辟天地、山川、道路等,常用来比喻神奇的力量或卓越的才能。 2. "只通秦":"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里代指中国。这句意思是这条道路的开通让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 3. "此地天临万国春":这句话描绘了当时的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中国的繁荣与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国家的兴盛和世界的和谐。 4. "驻跸有时思叱驭":"驻跸"是指皇帝出行时暂住的地方。"叱驭"是驾驭马匹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也会思考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 5. "服劳王事爱忠臣":这是说作为忠诚的臣子,应该为国家辛勤工作,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栈路》是诗人李质在游览艮岳时所创作的组诗之一。诗中描绘了栈道的险峻和祖国河山的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君王忠诚的态度和对国家的热爱。 首句“六丁开处只通秦”,以神话传说中的六丁神喻指栈道开辟的艰险,强调其路径的陡峭与险峻。同时,用“通秦”点明栈道的古老历史和文化底蕴。 第二句“此地天临万国春”,写出栈道的地理位置之高,仿佛可以俯瞰整个国家的美景。“万国春”则意味着诗人在心中构建了一个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驻跸有时思叱驭”,描述了君王巡行到此栈道的情景。“驻跸”意为皇帝停留暂住,“叱驭”则形容君王要求马车停下,表现出他在此地流连忘返,为景色所吸引。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君王的敬仰之意。 最后一句“服劳王事爱忠臣”,明确指出了诗人愿意为国家效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 栈路》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李质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汴京皇宫的艮岳园林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皇家园林的赞美。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李质在朝为官,后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权贵,被贬谪至福建。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江南各地,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宋代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峰,特别是北宋时期的汴京皇宫艮岳园林,更是被誉为“皇家第一名园”。艮岳位于汴京城东北隅,占地数十顷,以叠石为山,引水为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繁茂多姿,充分体现了皇家园林的气派与韵味。 在李质的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栈路的蜿蜒曲折、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以及山林深处的幽静雅致。诗人通过对艮岳园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皇家园林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贬谪期间的孤独、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