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刘三吾所寄

标题包含
和刘三吾所寄
水馆曾留奉使槎,至今粉壁灿天葩。题诗旋擘芭蕉叶,中酒常呼茉莉茶。夜月半窗怀旧雨,春风一榻属谁家。人生百岁青槐梦,莫向流年空自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在水边的房屋里接待过使者的小舟,到现在墙上依然保留着鲜艳的花朵。题诗时在芭蕉叶上挥毫泼墨,喝醉时总喜欢叫来茉莉茶解酒。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出那过去的雨水,春风拂面却让人想起这是谁家的房舍。人生如梦,百年岁月如同一颗青槐,无需对时间流逝而独自叹息。
去完善
释义
1. 水馆:临水的馆舍,这里指诗人与朋友相聚之处。 2. 奉使槎:槎,木筏;奉使,接受朝廷派遣执行任务。这里比喻朋友间书信往来。 3. 粉壁:墙壁涂有白粉。 4. 天葩:天花,这里比喻诗歌之美。 5. 题诗:在壁上题诗。 6. 旋擘:立即切开。 7. 芭蕉叶:指书写的纸张。 8. 中酒:醉酒。 9. 茉莉茶:茉莉花茶,一种茶的品种。 10. 夜月:夜晚的月光。 11. 半窗:一半的窗户。 12. 旧雨:老朋友。 13. 一榻:一张床。 14. 属谁家:属于谁家的意思。 15. 青槐梦:指寿命长久。 16. 莫向流年:流年,流逝的岁月。意思是不要总是哀叹时光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质写给刘三吾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的开头“水馆曾留奉使槎,至今粉壁灿天葩”,讲述了曾经在水馆接待使者的事情,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仿佛就在眼前。接下来的诗句“题诗旋擘芭蕉叶,中酒常呼茉莉茶”,描绘了诗人题诗时的心境,以及他在醉酒之后经常喝茉莉茶解酒的情境。紧接着的诗句“夜月半窗怀旧雨,春风一榻属谁家”,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月光下怀念过去,感叹时光荏苒,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的心情。最后的两句“人生百岁青槐梦,莫向流年空自嗟”,则是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认为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不必过于在意流逝的时光,而应该珍惜当下,不留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成化年间,江南水乡之地贤才辈出,青年才子李质犹若一轮初升的太阳闪耀在这文人墨客遍地的沃土之中。这时,他的友人刘三吾寄来一首诗,诗意浓烈,情感真挚,令李质深受感染,遂作《和刘三吾所寄》回应。 此时的江南地区正值繁华盛世,才子佳人的故事屡见不鲜。明代的国力日益强盛,科举制度使得士人有机会施展才华,为国效忠。然而,时代的波澜却并未因这份繁荣而停止涌动。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党争与腐败蔓延朝堂,年轻的知识分子们渴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用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 李质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怀抱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他与刘三吾同为江南学子,志同道合,共同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在他们的诗歌交流中,李质深感刘三吾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以诚挚的语言回赠友人,将二人共同肩负的责任融入字里行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