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艮岳百咏 圌山亭

标题包含
艮岳百咏 圌山亭
轩楹正在翠微中,欲雪云生四面峰。 璀璨地铺红玛瑙,巑岏山耸碧芙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轩楹在翠绿的树林中,即将下雪的云朵环绕着四面的山峰。地面铺设的红玛瑙闪烁着光芒,陡峭的山峰像碧绿的荷花般挺立。
去完善
释义
1. 轩楹:指房屋的栋梁或门窗。 2. 翠微:形容青翠的山色。 3. 云生:指云雾弥漫。 4. 四面峰:四周的山峰。 5. 璀璨:光彩夺目。 6. 红玛瑙:红色的宝石。这里用来比喻地面的红色植被。 7. 巑岏:形容山峰峻峭。 8. 碧芙蓉:绿色的荷花。这里用来比喻青翠的山峰。
去完善
赏析
《艮岳百咏·圌山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圌山亭周围的壮丽景色。诗中的“轩楹”指的是建筑物的梁和柱,这里用来代指圌山亭;“翠微”表示青翠的山色,“欲雪云生”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上云彩翻滚的景象,仿佛即将降雪一般。接着,诗人通过“璀璨地铺红玛瑙”以及“巑岏山耸碧芙蓉”的描绘,将地面与山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圌山亭》是南宋诗人李质所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大约公元1240年左右。 在南渡之后,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此同时,江南地区的园林建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时任南宋皇室的宁宗皇帝为了满足自己对山林胜景的渴望,于是下旨在京城郊外兴建了一座名为“艮岳”的大型皇家园林。作为南宋都城的文化景观代表,艮岳汇集了江南地区众多名胜古迹的特色元素,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诗篇。其中,李质的《艮岳百咏·圌山亭》就是这些诗作中的一首佳作。 李质本人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文士,曾在朝为官,后因故辞官回乡,过起了隐逸的生活。他对于江南地区的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游览艮岳时,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艮岳百咏·圌山亭》这一诗篇。在这首诗中,他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圌山亭周围的美景,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艮岳百咏·圌山亭》是在南宋晚期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这一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繁荣发展,园林艺术也达到了高峰,而作为当时文化中心的临安,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李质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艮岳中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对于山水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