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艮岳百咏 杏岫

标题包含
艮岳百咏 杏岫
山上晴霞兴彩云,芳菲时节避花繁。 分明自有神仙种,不是青旗卖酒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巅沐浴在晴朗的晚霞中,如同彩霞般绚丽。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我们远离喧嚣的繁华。这里分明有神仙般的景致,并非那些普通村落中的酒家所卖之处。
去完善
释义
1. 杏岫:杏树环绕的洞穴或村落。这里指杏花盛开的地方。 2. 晴霞:晴朗天空中出现的彩霞。 3. 彩云:五彩斑斓的云彩。 4. 芳菲:花草树木的芳香。 5. 花繁:花开茂盛。 6. 青旗:古代酒店挂的青布招旗。
去完善
赏析
《艮岳百咏·杏岫》是李质在游历名胜古迹时创作的山水诗。首句“山上晴霞兴彩云”描绘了山间的景色,诗人以“晴霞”“彩云”为喻,展现了山中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芳菲时节避花繁”则描述了杏花盛开的春日景象,繁花似锦、色彩斑斓。这两句诗意盎然,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接着诗人抒发感慨:“分明自有神仙种,不是青旗卖酒村。”这里,作者运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巧妙地将杏花与神仙联系起来。杏树虽然不是具有独特风采的名花异草,但它在春光里艳如白雪、香气四溢,恍若仙界的奇珍异宝。这种对比反衬的手法使得诗歌表达更富张力。同时,诗人通过这个比喻传达了杏树的高贵气质和独立精神,使其与人间烟火形成鲜明对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正值金朝南侵、战火蔓延之时,诗人李质忧国忧民,创作了组诗《艮岳百咏》。其中一首《杏岫》流传后世,体现了李质独特的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 宋徽宗在位期间,疏于朝政,生活奢侈,营造了大量苑囿,其中包括著名的艮岳园林。然而,就在这一时期,金人觊觎中原沃土,山河破碎,百姓疾苦。作为文人墨客的李质深感忧虑,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杏岫》一诗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诗中写道:“碧杏初开嫩叶浓,绿茸铺水映晴空。世间万象难留住,一片芳心付晚风。”这首诗意境深远,借物抒怀,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又传达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