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松谷
云藏烟锁昼苍苍,得地何须作栋梁。
闻道九龙扶辇过,一山风又作笙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云笼罩下的山岚如烟雾般锁住了整个苍茫的白昼,这里的土地不需要成为支撑高楼大厦的栋梁。听说九龙曾驾着御辇从这里经过,而这座山的风吹奏出了一曲如同笙簧般的音乐。
去完善
释义
1. 云藏烟锁: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2. 苍苍:形容天空的辽阔与深远。
3. 得地:指松树生长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
4. 何须:不需要,不必要。
5. 栋梁: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此处比喻珍贵之材。
6. 闻道:听说,听闻。
7. 九龙扶辇:形容皇帝的仪仗队。辇,古代皇帝所乘的车。
8. 一山风又作笙簧:风穿过山谷,声音如笙簧般美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以及松谷的景象。首句“云藏烟锁昼苍苍”通过描写云彩和烟雾将阳光遮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接着的“得地何须作栋梁”则是借松树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松树精神的赞美,即松树的坚韧和不屈。
在颔联中,“闻道九龙扶辇过”一句,以九龙作为比喻,描绘了一幅皇室贵族巡游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对于皇家出行的观察与想象。而“一山风又作笙簧”则表达了自然美景的美好,尽管有皇家气派,但风声鹤唳、松涛阵阵才是自然的音乐,显示出诗人以山风、松声为美的恬淡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松谷》是宋代诗人李质的代表作品之一,创作于宋徽宗时期。在宋朝的这个繁荣阶段,诗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发展。诗歌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文人墨客们纷纷效仿并探讨如何赋予诗歌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李质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不仅擅长文学创作,而且在绘画、书法等领域也颇具造诣。他的诗风豪放、奔放,同时又具有深沉的哲学思考,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
《艮岳百咏·松谷》是李质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诗中以松谷为题,通过对松谷的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向往和对生活态度的追求。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李质作为一个文人雅士,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