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西庄
低作柴扉短作篱,日晴鸡犬自熙熙。
躬耕每以农为本,稼穑艰难旧亦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低矮的房屋和稀疏的篱笆,阳光灿烂,鸡犬相闻,热闹非凡。每个农民都以耕种为生,体会到种植庄稼的不易与艰辛。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艮岳百咏 西庄》:宋代诗人李质所作的组诗作品之一,描绘了西庄的风景和生活场景。
2. 低作柴扉短作篱:意思是把门扉设置得比较低矮,把篱笆设置得比较矮小。这里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自然。
3. 日晴鸡犬自熙熙:在晴朗的日子里,村里的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 躬耕每以农为本:亲自耕种农田,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这里表达了重视农业生产的观念。
5. 稼穑艰难旧亦知:意指农民深知种植庄稼的不易,需要辛勤劳作才能获得丰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先,诗人通过“低作柴扉短作篱”的描述,展现出农家小院简单而质朴的门扉和篱笆,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又以“日晴鸡犬自熙熙”来形容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家禽家畜自由欢快地生活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祥和与宁静。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及农耕的重要性,表达了农民们始终将农耕作为根本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又借助于“稼穑艰难旧亦知”这一句,既是对农耕艰辛的体味,也是对农民勤劳精神的颂扬。整首诗歌画面生动,情感真挚,充分展示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深厚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西庄》是南宋诗人李质的诗作。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知。李质生活在南宋晚期,其生平事迹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作中窥见他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
在《艮岳百咏·西庄》中,李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这与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相吻合。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许多文人士大夫对现实感到不满,纷纷投身山水,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李质在此诗中表达了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向往田园生活的理想。
此外,从这首诗中还可以看出南宋时期农业经济的繁荣。西庄作为诗中的意象,代表了当时农村的繁荣景象。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这些都与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总之,《艮岳百咏·西庄》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通过此诗,我们可以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