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榴花岩
绝域移根上苑栽,又分红绿向岩隈。
累累子已枝间满,灼灼花犹叶底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文言文翻译成优雅的现代白话文中,这段诗句可以翻译为:
“在遥远的地区将植物移至花园种植,又在岩石边分成红色和绿色。硕果已经挂满了枝头,花朵依然在被叶子遮掩处盛开。”
去完善
释义
1. 艮岳:位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著名园林。
2. 上苑:皇帝宫苑。
3. 绝域移根:指从遥远的地方移植过来。
4. 红绿:红色和绿色,此处指的是石榴花的颜色。
5. 岩隈:山岩弯曲隐秘处。
6. 累累子已枝间满:果实累累的意思。
7. 灼灼花犹叶底开:意为盛开的石榴花在绿叶底下更加夺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榴花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描述石榴花在异域移植到皇家园林中生长,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石榴花分为红绿两色,分别盛开在岩石的两侧,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还提到石榴树上结满了果实,而花朵仍然在绿叶底下绽放,表达了石榴花的旺盛生机和灿烂景象。整首诗通过对石榴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榴花岩》是南宋诗人李质创作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石榴花开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首先,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13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好,文化艺术繁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良好的创作环境。
其次,李质在这个时期的生活际遇并不明确,但从其作品来看,他应该是一位流连于山水之间的文人雅士。他在游览艮岳时,发现了榴花岩的美丽景色,从而创作了这组诗篇。我们可以推测,他在创作这首诗时,心情应该是愉悦的,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溢于言表。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时代背景知识。艮岳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一座著名园林,始建于宋徽宗时期,后成为南宋皇家园林。这座园林以山为骨架,以水为血脉,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特色,成为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汇聚之地。此外,石榴花在宋代非常受欢迎,被广泛种植在庭院、园林之中,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