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艮岳百咏 蹑云台

标题包含
艮岳百咏 蹑云台
万本琅玕密不开,林深明碧锁高台。 更无一点游尘到,但觉云随歩歩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无数珍贵的书籍被紧密地收藏着,这片树林深邃而明亮,就像是一把高台的锁。这里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云朵似乎随着我的脚步而来。
去完善
释义
1. 琅玕:古人常用来指代竹子,这里就是指竹林。 2. 万本:形容数量极多。 3. 明碧:明亮的绿色。 4. 锁高台:意指竹林郁郁葱葱,遮挡了视野,使高高的平台显得若隐若现。 5. 游尘:飘荡的尘土。 6. 步步来:形容云雾紧贴地面,随着人的脚步移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登上艮岳的蹑云台的所见所感。“万本琅玕密不开”描绘了登高望远时所见到的满山翠竹浓密繁茂的景象。接下来的“林深明碧锁高台”则表达了山间竹林深处的明亮与绿意盎然的景象,而“锁高台”一词更是凸显了山脉的壮丽和杳无人烟的宁静。第三句“更无一点游尘到”强调了山中空气清新、不受世俗污染的特点,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最后一句“但觉云随歩歩来”则是描绘了行走在山间,仿佛在云端漫步的感受,形象地传达了攀登艮岳蹑云台的愉悦和超脱之情。全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作者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以及其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蹑云台》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李质的传世之作。此诗收录于《乾淳二老遗韵》一书中,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公元1190年至1279年)。这一时期,由于金兵的侵扰,南宋王朝在江南地区大力提倡文人墨客以诗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抗争的象征。 李质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他早年曾为官,后遭贬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更加深沉。他借描绘临安城(今杭州)艮岳公园中的蹑云台景致,寓情于景,表达出忧国忧民之心。 在南宋晚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一方面,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特殊时期,李质通过写景叙事表达了对于山河破碎、民生艰难的忧虑和痛心,同时也展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