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康山旧隐

标题包含
康山旧隐
老樵家住康山巅,别来回首今十年。红尘汨没馀白发,欲寻旧隐归无缘。绣衣仙人妙探玄,怜我老病思林泉。笑驱六丁截坤轴,康山移置高台悬。丹崖翠壁回翔鸾,寒藤古木含风蟾。樵云径行涧底路,青苔白石溪溅溅。苍松手植初齐眉,灵虬夭矫将参天。云间数椽旧茅屋,至今风雨犹依然。小桥当门度流水,窗扉倒影涵清涟。雨馀风日问晴轩,林霏空翠飘兰荃。平生知己二三友,相过不待相招延。把书对弈坐终日,纶巾羽服沧洲仙。杖藜扶衰一老年,采芝长入藤萝烟。意行常与鹿为伴,兴来渴想杯如川。某山某水钓游处,摩挲历历俱眼前。乃知尘世等梦幻,百岁一枕槐根眠。倘蒙圣恩赐归田,拟办布袜青行缠。山中故人不遐弃,定有招我归来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老农夫在康山之巅居住,离别的回首已是十载。红尘中满是白发,想寻找旧日的隐居却已无缘分。身着华丽官服的仙人探寻奥秘,可怜我这年老多病,想着回归山林。笑着指挥六丁之神,截断了大地的轴,将康山移到了高高的台子上。那丹色的悬崖、翠色的山壁,犹如鸾凤翱翔;寒藤、古木,如同蟾蜍含风。走在山涧的小路上,能看到青苔、白石,溪水溅溅。亲手栽种的苍松,已经和眉毛齐平;弯曲的神龙,似乎要直冲云霄。那云端的几间旧茅屋,到如今依旧经受着风风雨雨。门前的小桥跨过流水,窗扉的倒影映着清澈的水面。雨后风和的晴轩里,林木间的雾气、天空的空翠,似乎飘着兰草的香气。一生之中,只有几个知己朋友,他们偶尔会来看望我,并不需要我的邀请。我们读书、下棋,整日坐在那里,如同神仙一样。一个老人拿着拐杖,渐渐深入了藤萝的烟雾,时常与鹿为伴。兴致来了,渴望喝一杯美酒,就像一条大河那样。某座山的某个水边,都是我们曾经钓鱼游玩的地方,那些记忆都历历在目。原来这尘世的种种,就如同梦幻一般,人生百年不过是大梦一场。如果有一天能得到皇帝的恩准回乡,我会准备布鞋、青行缠。山中的老友不会抛弃我,一定会写招募我回去的文章。
去完善
释义
1. 康山:位于江西余江县。 2. 老樵家:指作者的家。 3. 红尘:指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 4. 汨(mì)没:沉沦的意思。 5. 绣衣仙人:指李质的知己朋友。 6. 妙探玄:擅长探讨深奥的哲理。 7. 怜我老病思林泉:同情我年老多病时想念山林间的清泉。 8. 六丁:神话传说中六种阴神,能通阴阳。 9. 截坤轴:指移动地球的山脉。 10. 丹崖翠壁:指红色的悬崖和绿色的峭壁。 11. 回翔鸾:飞翔的凤凰。 12. 寒藤古木:寒冷的藤蔓和古老的树木。 13. 含风蟾:含有风力的蟾蜍石。 14. 樵云:在山上打柴的人。 15. 涧底路:山涧下面的道路。 16. 青苔白石:指长满青苔的白石溪流。 17. 溅溅:水流湍急的声音。 18. 苍松:高大的松树。 19. 齐眉:形容松树的顶端与眉毛平行。 20. 灵虬:传说中的神龙。 21. 夭矫:形容苍松树形奇特的样子。 22. 将参天:即将达到天空的高度。 23. 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子。 24. 涵清涟:指窗户的影子在水中荡漾。 25. 晴轩:晴天时的房屋。 26. 林霏:树林中雾气腾腾的景象。 27. 空翠:指空气中的绿色气息。 28. 兰荃: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 29. 把书对弈:拿着书籍与人下棋。 30. 纶巾羽服:指头巾和羽毛做的衣服,象征闲适的生活。 31. 沧洲仙:指隐居在江海边的仙人。 32. 杖藜:拄着手杖走路。 33. 扶衰:形容身体虚弱。 34. 采芝:采集灵芝。 35. 藤萝烟:烟雾笼罩的藤蔓。 36. 鹿为伴:以鹿为伴侣。 37. 渴想:渴望见到。 38. 杯如川:酒量大如河川。 39. 某山某水:泛指各地的名胜古迹。 40. 摩挲:用手抚摸。 41. 历历:清晰的样子。 42. 尘世等梦幻:把尘世看作是一场梦。 43. 百岁:指人的一生。 44. 一枕槐根眠:用槐树的根做枕头睡觉,形容度过平凡的一生。 45. 圣恩赐归田:祈求皇帝批准他辞官回乡。 46. 布袜青行缠:指农民的鞋子和袜子。 47. 不遐弃:不抛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康山生活的情景和感悟,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以及和老友共度的悠闲生活,表现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和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景色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康山旧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诗中的“康山”指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的康山。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康山隐居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时期,大约公元7世纪至8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在这一时期隐居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宁静。 李质是唐朝的一位文人,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在这个时期的个人经历和心境。在这个时期,李质可能因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或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选择了在康山隐居。在这段时间里,他沉浸在山水之间的美景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对他的故乡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在那个时代,文人们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欣赏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也是那个时期文人的一种普遍情感。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背景,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