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高阳亭
仙舟时倚碧溪湾,花外青旗映浅山。
不醉阆风缘底事,要看豪饮似人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碧绿的溪流中,我乘坐着仙舟小憩,周围的花朵与绿荫相互映衬。不想在仙境里沉迷陶醉,因为我更向往人间的热闹繁华,尽兴畅饮!
去完善
释义
《艮岳百咏·高阳亭》注释:
1. 仙舟:指传说中的仙人所乘之船。这里借指游船。
2. 碧溪湾:绿色的溪流弯曲处。碧,绿色;溪,溪流。
3. 花外:花朵之外的地方。花,此处指各种花卉。
4. 青旗:即酒旗。古代酒店或酒楼挂的用以招揽顾客的幌子。青,青色;旗,旗帜。
5. 浅山:低矮的山丘。浅,低矮;山,山丘。
6. 不醉:指不喝酒。醉,喝酒过量。
7. 阆风:传说中的仙境之一。这里代指神仙世界。
8. 缘底事:为什么事情。缘,因为;底事,什么事。
9. 要:表示希望。
10. 豪饮:尽情饮酒。豪,尽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高阳亭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此景的感慨。诗人以仙舟比喻亭子所处的环境,碧溪湾、花外青旗等意象展示了此地风景优美。然而诗人提到“不醉阆风缘底事”,暗示出诗人在此美景下并没有感到陶醉。而后一句“要看豪饮似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人间烟火情怀,意味着他欣赏这种贴近人间生活的热闹场景。整首诗呈现出一种超脱与现实相互交织的美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 高阳亭》是南宋诗人李质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高阳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27年-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金国攻占北宋首都汴京,导致北宋灭亡,随后宋室南渡,建立南宋政权。
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人在这一时间段内的人生际遇。李质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在南宋初年考中了进士,历任地方官职。然而,他并未在官场有所建树,而是选择辞官归隐,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反映了他的隐逸思想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我们来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时期,虽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但文化事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人骚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此外,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和园林艺术也非常发达,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