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梅渚
只借晴波为晓鉴,不随花岛作江云。
未须吹笛风中去,多得清香水际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需借用阳光照映水面当做清晨的镜子,不去追随鲜花点缀的小岛变成江河上的彩云。不用去风吹过的水域演奏笛子,就能在水边闻到更多的清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艮岳:宋朝皇家园林,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隅。
2. 百咏:指许多诗篇或诗句。
3. 李质:南宋诗人,字景安,号渔村。
4. 梅渚:即梅花盛开的水边地带。
5. 只借晴波为晓鉴:晴波,晴朗的湖面。晓鉴,清晨的镜子。这里是指早晨阳光照耀在湖面上,如同镜子一样映照出周围的景色。
6. 不随花岛作江云:花岛,开满花朵的小岛。江云,江面上的云彩。这句话是说梅花并没有像其他花朵那样随着小岛的起伏而变化,而是独自美丽。
7. 未须吹笛风中去:这句话的意思是,并不需要风吹过才能闻到梅花的香气。
8. 多得清香水际来:意思是多亏了水边的梅花,带来了清新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与清澈水流之间相互映衬、共奏天籁的诗篇。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细腻而贴切的意象,如“晴波”、“晓鉴”、“花岛”、“江云”等,勾勒出一幅清雅脱俗的画卷。其中,“晴波”和“晓鉴”展现出清晨阳光下的波光粼粼,犹如明镜般映照出梅花的婀娜多姿;“花岛”和“江云”则暗示了梅花与水面倒影相映成趣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此外,诗人还巧妙地将风中花香与水中清香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清幽高洁的氛围,令人陶醉于这片美景之中。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视角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力,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梅花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哲宗时期,李质完成了《艮岳百咏 梅渚》的编撰。
其时正值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阶段。京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是文人墨客汇集之地,翰墨飘香。儒学复兴之风盛行,诗词歌赋成为士大夫阶层交流思想、抒发胸臆的主要载体。在此背景下,李质以山水田园为背景,广泛收集民间传说故事和名胜古迹,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自然风物、寄托人生哲理的诗歌。
身为太学生的李质,风华正茂,气度翩翩。然朝廷世事复杂,他既感到壮志难酬的苦闷,又向往闲云野鹤的隐逸生活。为了缓解内心矛盾,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中,《艮岳百咏 梅渚》尤为出彩,被后人誉为“江南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