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虚妙斋
武王屈己尊箕子,黄帝斋心问广成。
惟道集虚观众妙,超然将见不能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武王屈尊礼贤能, 黄帝静心求至理。
大道汇集虚空境, 尽展诸般微妙义。
超越凡尘将领悟, 难以言喻其中情。
去完善
释义
《艮岳百咏·虚妙斋》是南宋诗人李质创作的诗词作品。其中涉及到的历史典故与知识有:
1. "武王":周武王,即姬发,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2. "屈己尊箕子":这里指周武王对箕子的尊敬。箕子,商朝的末代诸侯,封地于箕(今山西省太谷县东)。据《尚书·禹贡》记载,周武王在伐纣成功后,曾亲自拜访箕子请教治国之道。
3. "黄帝":中华远古时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主要事迹和传说形成了《黄帝内经》。
4. "斋心问广成":这里指的是黄帝向广成子请教养生之道的传说。广成子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人物,传说他居住在汝州西南崆峒山中,并向黄帝传授了长生之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虚妙斋"这个地点的敬仰之情。他提到武王和黄帝这两位古代伟大的统治者,他们都曾为了求得智慧而屈尊请教高人。诗人以此暗示了"虚妙斋"的象征意义——一个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地方。
"惟道集虚观众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道的理解:只有通过虚无的态度,才能真正理解和领略宇宙万物的奥妙。这与道教的思想不谋而合,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
"超然将见不能名"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虚妙斋"的神往之情。这里的美景虽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诗人在心灵上已感受到了它的超越世俗之美。整首诗通过对"虚妙斋"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虚妙斋》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李质所作的一首描绘虚妙斋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李质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歌才华受到了广泛赞誉。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南宋王朝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国家局势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质以他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质对虚妙斋的景色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还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虚渺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