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山庄
重崖置屋亦常关,下法龙眠小隐山。
纵有青牛不耕稼,但闻犬吠白云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谷深处建起小屋,时常紧闭,与山下的小隐山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养着青牛,也不用它来耕作,因为这里只需要安静的享受阳光和犬吠声。
去完善
释义
1. "重崖":意指重叠的山岩。
2. "置屋":建造房屋。
3. "常关":时常关闭。
4. "下法":模仿的意思。
5. "龙眠":这里指的是龙眠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
6. "小隐山":此处用龙眠山的名字来比喻自己隐居的地方。
7. "青牛":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代表生活恬淡的隐士形象。
8. "不耕稼":不参与农耕劳动。
9. "犬吠":狗叫的声音。
10. "白云间":在白云缭绕的山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首先,诗人通过“重崖置屋亦常关”的描述,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深居山林的意境。这种生活环境看似封闭,但却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诗人提到“下法龙眠小隐山”,这是借鉴了古代画家龙眠山人的绘画技法,以此强调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悟和观察力。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纵有青牛不耕稼,但闻犬吠白云间”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这里的“青牛”象征着悠闲的生活态度,即使没有耕种庄稼的劳作,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犬吠白云间”则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整首诗歌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示了诗人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 山庄》是宋代诗人李质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南下,宋室南渡,中原地区陷入战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以此来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
李质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深受时代影响。他在《艮岳百咏 山庄》中描绘了山庄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