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艮岳百咏 辛夷坞

标题包含
艮岳百咏 辛夷坞
山中常压早梅开,不待暄风暖景催。 似与东君书造化,笔头春色最先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深山中常常能看到梅花早早地绽放,它们不需要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来催促。就好像是春天的主宰写给大地的奇妙神笔,笔墨间的春意总是最早来到。
去完善
释义
1. 辛夷坞: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山的一处风景地,以种满辛夷花(又称木莲、玉兰)而得名。 2. 山中:指辛夷坞所在的南山西部地区。 3. 常压:即“常态”之意,此处形容早春时山中环境的稳定。 4. 早梅:即梅花,有二月初开花的特点,故称“早梅”。 5. 暄风:即春天的和风,这里指春风。 6. 暖景:温暖的春日景色。 7. 催:推动事物发展。这里用春天催发万物的景象来形容辛夷花开的情景。 8. 东君:古时的日神,后来用来代指春天。 9. 书造化:将大自然的美好展示出来,这里是比喻辛夷花的开放。 10. 笔头春色:指画笔下的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用绘画中的春意来衬托辛夷花的美丽。 11. 最先来:最早到来。这里是说辛夷花在春天是最早开放的。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和辛夷花的诗。诗人通过描述山中梅花盛开、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到来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山中常压早梅开,不待暄风暖景催"这两句表达了梅花开得比预期的还要早,似乎并不受春风的温暖催促。 "似与东君书造化,笔头春色最先来"则用拟人手法表达出梅花仿佛在与掌管春天的神灵分享它的美丽和生机,就像用笔尖在画布上涂抹春色一样,早早地展现出了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辛夷坞》是南宋诗人李质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边疆形势紧张。皇帝赵扩主张抗金,但受到主和派的压制,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李质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这首《艮岳百咏·辛夷坞》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旨在借古讽今,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以辛夷坞的美景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但实际上是在暗示南宋王朝的衰败景象。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