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女行

标题包含
春女行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余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粧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合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里的女子容貌如玉,低吟着《阳春曲》的哀怨歌声。 巫山春色中的绿树火红,沅湘两岸的春草葱绿。 独自怜爱这妩媚的容颜,梳妆打扮只为那一刻的独享。 满怀愁绪如柳絮飘零,春光逝尽凌乱如丝。 目光所及千里之外,春水悠悠流淌。 时时想着那玉门关的人儿,忧愁地躺在深闺之中。 还未来得及欣赏春天的落英缤纷,已然不知秋风已经悄然来临。 美好的时光尚未结束,悲哀的时光已经开始。 回忆起昔日的楚王宫,玉楼里的妆容粉嫩红润。 细腰在明月下翩翩起舞,长袖在春风中轻扬。 荣华虚度西山渐渐远去,时间无法倒转。 桑树林变成东海,富贵如今又在哪里呢? 寄语桃花般美丽的容颜,为何还要担忧深闺的生活? 且看看楚王的陵墓,只剩下几株松树陪伴。
去完善
释义
【春女颜如玉】春天的女子容颜如花似玉。 【怨歌阳春曲】唱起怨恨的曲子,如同阳春三月。 【巫山春树红】指巫山的春天树木呈现一片红色。 【沅湘春草绿】沅水和湘江的春天满是绿色的草地。 【自怜妖艳姿】自我怜惜我美丽的身姿。 【妆成独见时】化好妆独自展现的时候。 【愁心伴杨柳】我的忧愁之心陪伴着随风飘荡的杨柳。 【春尽乱如丝】春天结束时一切混乱得如同纠缠在一起的丝线。 【目极千余里】用眼睛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悠悠春江水】缓慢流淌的春水。 【频想玉关人】经常想念远在他乡的人。 【愁卧金闺里】忧愁地躺在床上。金闺,古代女子的住处。 【尚言春花落】还在说春天花朵的凋落。 【不知秋风起】不知道秋天已经来临。 【娇爱犹未终】美丽的时光还未结束。 【悲凉从此始】悲伤的时刻从此开始。 【忆昔楚王宫】回忆起过去的楚国宫殿。 【玉楼粧粉红】玉楼上的妆容如同粉红色的花朵。 【纤腰弄明月】柔软的腰肢在月光下舞动。 【长袖舞春风】长长的袖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容华委西山】容颜与荣华逐渐消失。 【光阴不可还】时间无法倒流。 【桑林变东海】桑树间的田野变成了大海。 【富贵今何在】荣华富贵如今在哪里呢? 【寄言桃李容】告诉桃李花的容貌。 【胡为闺合重】为什么要在深闺之中加倍伤心呢? 【但看楚王墓】看看楚王的坟墓。 【唯有数株松】只有几颗松树在那里。
去完善
赏析
《春女行》刘希夷 本诗通过描绘春女之美与思绪,展示了时光流逝、繁华落尽的思考。首联以“春女颜如玉”引出主题,暗示了女子的美好。紧接着,“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两句则以自然景象作比,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暖花开的季节。 次联描绘女子独自梳妆的情景,寓含着她的孤寂与愁绪。随后,“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则进一步传达了她的忧虑和无奈。诗人巧妙地将景物融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目极千余里,悠悠春江水”表现了女子遥望远方的思绪。而“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则反映了她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之际,却只能独守空房的心情。 颔联描述了她担心春花凋谢的同时,没想到秋风已悄然来临。至此,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而在颈联中,她回忆过去在楚王宫的美好时光,感慨万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反差感。 最后,诗人以“寄言桃李容,胡为闺合重。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结尾,点明荣华终将逝去,人生无常的主题。通过对比春女的容颜与楚王的墓地,揭示了人生短暂与世事变迁的道理,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女行》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大约公元650年至680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刘希夷创作这首诗歌时,他年仅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对生活充满热情。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游历过许多地方,结交了许多朋友,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刘希夷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初唐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也非常热衷。当时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创作诗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刘希夷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