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把酒谓山语,行人亦大孤。
满朝无骨肉,白髪厌江湖。
寒苦谙冰雪,艰难识道途。
相看幸相似,可惜便风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饮酒对山聊,过客也孤独。
朝中无亲友,白发厌世事。
寒冷知冰雪,艰辛识道路。
相看似幸运,可惜顺风时难遇。
去完善
释义
《诗一首》: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
1. 把酒谓山语:此句意为诗人举起酒杯对山说话,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其中“把酒”指的是举杯饮酒,“谓山语”表示对山的倾诉。
2. 行人亦大孤:此句意指旅人路过此处,也会感到孤独。“行人”指旅途中的人,“大孤”为古人对孤独的感受。
3. 满朝无骨肉:此句意味着朝廷中没有亲人的存在。“满朝”指整个朝廷,“无骨肉”则表示没有亲人。
4. 白髪厌江湖: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厌倦。“白髪”指白发苍苍的诗人自己,“厌江湖”则是对漂泊江湖的不满。
5. 寒苦谙冰雪:此句意味着诗人经历了严寒困苦的生活,对冰雪有着深刻的了解。“寒苦”形容寒冷困苦的环境,“谙冰雪”则代表熟悉冰雪。
6. 艰难识道途:此句表示在艰难的旅途中,诗人逐渐认识到了人生的道路。“艰难”描述了旅途中的困难,“识道途”则是对于人生道路的领悟。
7. 相看幸相似: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互关爱之情。“相看”是互相看顾的意思,“幸相似”则表示庆幸彼此有相似的境遇。
8. 可惜便风无:此句意味着遗憾的是没有顺风的船帆。“可惜”表示遗憾,“便风无”则是指没有顺风的水上航行。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诗一首》,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漂泊在外、亲情缺失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首句“把酒谓山语”以饮酒与山的对话起笔,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之感。接着,“行人亦大孤”强调了游子的孤独,他们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在第二联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情的疏离,表达出自己内心对亲情的渴望和对世事的不满。第三联中的“寒苦谙冰雪,艰难识道途”通过对严冬景象和艰苦旅程的描述,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相看幸相似,可惜便风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缺乏美好际遇的遗憾。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和高尚的人格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诗一首》是南宋诗人陈舜俞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孝宗时期(1163-1189年),这是一个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的时期。
在陈舜俞的一生中,他曾在朝廷任职,担任过州郡的官员。然而,由于他的正直和刚正不阿的性格,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他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被贬谪,这也是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哀愁情感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南宋社会表面上繁荣昌盛,但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这为陈舜俞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