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
玉文山后灵岩寺,四百年来选佛场。
满地白云关不住,石泉流出落花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景色优美的玉文山后的灵岩寺,过去四百年间一直都是选拔高僧的地方。满地的云雾似乎都无法遮掩住这处胜景,石缝间的泉水流淌出来,与花朵的香气一同飘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玉文山:位于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穹窿山麓,相传因赵宋时状元韩世忠在此读书而闻名。2. 灵岩寺:坐落于苏州西山岛灵岩山的古刹,是五代十国时期至宋朝初期的重要佛教道场。3. 四百年:此处指灵岩寺从创立至今大约四百余年的历史。4. 选佛场:佛教用语,指选拔培养僧侣的道场。5. 满地白云:形容山中云雾缭绕的美景。6. 石泉流出落花香:形容山泉流水与花瓣混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清新的自然之美。
去完善
赏析
《游灵岩》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美丽景色。首句“玉文山后灵岩寺”,点明了诗的地点位于玉文山后的灵岩寺,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寺庙之一。第二句“四百年来选佛场”则说明了该地历史悠久,曾是历代高僧修行的场所。
第三句“满地白云关不住”,通过描述白云满地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宽广,也暗示出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一句“石泉流出落花香”则是通过石泉和落花两个细节,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好。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灵岩》是宋代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游览灵岩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创作背景如下:
公元104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当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张俞身处其中,深感忧虑。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后来放弃科举,转而关注社会现实。这一时期,张俞广泛结交文人墨客,共同探讨诗歌创作和人生哲理,同时也开始游览名山大川,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游览灵岩山时,张俞被山中的秀美风光所吸引,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仕途经历,他更加向往隐逸生活,希望能在山林间找到心灵的归宿。因此,诗人借《游灵岩》一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