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薛良史往越州谒从叔

标题包含
送薛良史往越州谒从叔
辞家年已久,与子分偏深。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离家已很久,与您的感情很深。 容易流下思念的眼泪,却难以承受别离的痛苦。 孤单的云朵跟随在江口的后面,需要多久才能抵达山阴呢? 远远地想象那兰亭之下,清新宜人的风吹满了竹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薛良史:古代文人,与作者是朋友关系。 2. 越州:古代的州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3. 从叔:父亲的堂弟,即作者的叔叔。 4. 辞家:离开家乡。 5. 年已久:指离家的时间已经很长。 6. 与子分偏深:指的是作者与薛良史的友谊非常深厚。 7. 易得相思泪:容易流下思念对方的眼泪。 8. 难为欲别心:难以忍受即将离别的悲伤心情。 9. 孤云:形容孤独的人。 10. 随浦口:沿着江边前行。 11. 几日到山阴:形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山阴这个地方。 12. 遥想:想象遥远的情景。 13.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市的著名古迹,相传是王羲之写下《兰亭序》的地方。 14. 清风:清凉的风。 15. 满竹林:形容竹林中的风很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分别时的心情以及对友人到访目的地的想象。首联点明离家的诗人已经很久了,与友人之间的感情深厚。颔联中,“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无奈和思念之情。颈联通过孤云和浦口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程的关切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尾联则借用了王羲之《兰亭序》的故事,想象友人在山阴道上领略清风拂过竹林的美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薛良史往越州谒从叔》是唐代诗人崔峒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强盛,但诗人崔峒的个人生活却颇为坎坷。他曾因故被贬出京,远离朝廷,经历了宦海浮沉的沧桑。因此,在送别友人前往越州时,他不禁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越州位于江南地区,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都非常发达,被称为“东南第一州”。然而,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矛盾和纷争。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在送别友人的过程中,既表达了对友人成功抵达越州的祝愿,又透露出对友人在复杂世事中应对自如的期许。通过这首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真挚,以及他在经历人生波折之后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