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梅花岭里见新诗,感激情深过楚词。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萍乡露冕真堪惜,凤沼鸣珂已讶迟。
才子风流定难见,湖南春草但相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岭上欣赏着充满情感的新诗篇,感受其深情超过楚辞。
贾谊的四愁如今无法相比,而沈约的八咏与此时也不谋而合。
在萍乡时的露水帽真的让人怜惜,凤凰沼泽里的马蹄声已经惊讶地感到时光流逝。
才子的风流风采确实难以见到,就像湖南的春天里的青草一样,只能寄托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虔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中国江西省赣州市一带。
2. 郑表新诗:郑表的现代诗。
3. 楚词:即《楚辞》,为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创作的一种新型诗歌形式,代表作品有《离骚》等。
4. 平子四愁:张衡的四愁诗,用以比喻思念情人之苦。
5. 休文八咏:沈约的八咏诗,是南朝时期的重要文人创作之一。
6. 萍乡露冕:指在江西萍乡做官,露冕,指官员公开露面。
7. 凤沼鸣珂:在凤凰池边听到马勒发出的声音,比喻朝中显贵的生活。
8. 湖南春草:指湖南省的春天草地,这里是代指诗人所思念之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峒在虔州见到郑表的新诗之后所作的。全诗充满了对郑表新诗的赞美和感慨,以及对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怀念。
首联“梅花岭里见新诗,感激情深过楚词”,诗人用梅花岭这个具体的地点,描绘出郑表新诗的魅力,认为其情感之深沉超过了楚辞。这是对郑表新诗的高度评价。
颔联“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这里提到了两个典故。平子四愁指的是汉代文学家张衡的四愁诗,休文八咏则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八咏楼。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郑表新诗的艺术成就,认为其与古代名篇相比也不逊色。
颈联“萍乡露冕真堪惜,凤沼鸣珂已讶迟”,这两句继续表达了对郑表的赞美和对两人友谊的怀念。萍乡露冕指的是郑表的官职,凤沼鸣珂则形容郑表才华横溢。诗人认为郑表这样的人才值得珍惜,遗憾的是自己与他相见甚少。
尾联“才子风流定难见,湖南春草但相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郑表的思念之情。他认为像郑表这样的才子,其风流才情很难再见,只能透过湖南的春草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是唐代诗人崔峒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此时的唐朝虽然结束了安史之乱,但朝政混乱,藩镇割据,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崔峒本人也在宦海沉浮,他曾担任过湖南观察使、陕州刺史等职,但并未得到重用。因此,他在诗中以“身名未立犹难进,天爵何曾愿苟求”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和对朝廷不公的不满。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崔峒的诗作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他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绘,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