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盛开
两株芳蕊傍池阴,一笑嫣然抵万金。
火齐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晓粧无力燕支重,春醉方酣酒晕深。
定自格高难著句,不应工部总无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池塘边有两株散发着芬芳的花朵,她们灿烂的微笑价值连城。阳光照耀着树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红霞映入水中,投射出深深的倒影。清晨的妆扮让燕子疲惫不堪,春天的陶醉让人酒气熏天。这高雅的气质难以用言语形容,不应该认为杜甫对这样的美总是无动于衷。
去完善
释义
1. 尤袤:南宋著名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
2. 两株芳蕊:指盛开的海棠花。
3. 池阴:水池的阴影处,这里指海棠花的生长环境。
4. 一笑嫣然:形容海棠花的美丽笑容。
5. 抵万金: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来形容海棠花的珍贵。
6. 火齐:又作“火齐珠”,是一种红宝石,这里用来比喻海棠花的红色花瓣。
7. 照林光灼灼:形容阳光照射在树林中的景象,这里用来比喻海棠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8. 彤霞:红色的彩霞,这里用来比喻海棠花在水中的倒影。
9. 射水影沉沉:形容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深深的倒影。
10. 晓粧无力:形容早晨的海棠花显得有些疲惫,如同化妆后的美人失去了神采。
11. 燕支:即胭脂,这里用来形容海棠花的红色。
12. 春醉方酣:形容春天的气息让人陶醉,这里用来形容海棠花的美丽。
13. 酒晕深:形容饮酒后的脸红,这里用来形容海棠花的美丽。
14. 定自格高:指海棠花的品格高尚,难以用诗句来描述。
15. 工部: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这里是尤袤对杜甫的尊称。
16. 总无心:指杜甫未曾留意过海棠花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海棠花的艳丽和雅致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借花喻人,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描绘了两株海棠花在池塘边盛开的美景,它们的美丽无法用金钱衡量,展示了海棠的高洁气质。颔联进一步描述了海棠花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展现出它的绚烂夺目。颈联则以燕支和酒晕来形容海棠花的妆容和醉态,形象生动。尾联则暗示诗人在观察海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从而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棠盛开》是南宋诗人尤袤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公元1180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尤袤身为文人官僚,对民生和社会现象颇有关注。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地方任职,了解民间疾苦,这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现实关怀。他在任期间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倡导节约粮食、兴修水利等事宜,颇受百姓爱戴。
在海棠盛开的季节,诗人观察到海棠的美丽景色,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感慨万千。一方面,他欣赏自然之美,赞叹海棠的娇艳和生机;另一方面,他又借花言志,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国家百姓的关爱之情。因此,这首《海棠盛开》既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