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元日
玉历均调岁启端,东风又逐斗杓还。
萧条门巷经过少,老病腰支拜起难。
白发但能欺槁项,青春不解驻朱颜。
余龄有几仍多幸,占得山林一味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文献翻译为现代优雅的白话文是:
在新的一年的开始时,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生活,让东风伴随我们成长。我们的门前巷尾虽然寂寥,但我因为年老多病而行动不便。头发都已经变白,却依然要努力面对生活的困苦;青春的岁月已不再,容颜也不再鲜艳。虽然我已经年迈,但仍然很幸运,可以在山林中找到一份清静与闲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己亥:即农历猪年。
2. 元日:新年第一天,即春节。
3. 玉历:指历法,这里指农历。
4. 均调:平均,协调。
5. 岁启端:新年的开始。
6. 斗杓:古代星名,指北斗七星中第五至第七颗星,这里象征季节变换。
7. 萧条:冷清,寂寥。
8. 门巷:街巷。
9. 腰支:腰部。
10. 白发:老年时的头发变白。
11. 能欺:能够欺骗。
12. 槁项:枯瘦的脖子。
13. 青春:指春天,也可指青少年时期。
14. 不解:不懂得。
15. 驻朱颜:保持红润的容颜。
16. 余龄:剩下的寿命。
17. 多幸:幸运。
18. 占得:占据得到。
19. 山林:山中田园生活。
20. 一味闲: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去完善
赏析
《己亥元日》是一首描绘新年景象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句中的“玉历均调岁启端”描述了新年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而“东风又逐斗杓还”则表达了春天即将来临,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自己的老病状态和岁月的流逝。尽管头发已经变白,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珍惜当下的闲暇时光。这首诗既有对新年的祝福,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己亥元日》是南宋诗人尤袤在己亥年(公元1149年)所创作的一首新年诗。此时正值南宋中期,金国屡次南侵,而南宋朝廷内部却矛盾重重,政坛斗争激烈,百姓生活困苦。这一年对尤袤来说也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他在此前已经进士及第,但因不满朝政的腐朽而弃官回乡,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这一年的元日,尤袤有感于国家危亡、民生疾苦,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挥笔写下了这首《己亥元日》。
诗中以“春意入屠苏”借指新年的到来,暗含希望和生机。然而,诗人紧接着以“东风定何物,只遣萧疏雪满天”来表达他的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的春天在哪里?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尤袤作为一名文人忧国忧民的品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