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月闺怨

标题包含
三月闺怨
三月时将尽,空房妾独居。 蛾眉愁自结,鬓髪没情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张说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凤阁舍人等职。武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时光即将迈入阳春三月,但在这寂静的房间里,只有我孤独地度过漫漫长夜。忧愁像蛛网般将我的眉头紧紧缠住,连头发都懒得梳理,无法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去完善
释义
【三月时】农历三月。 【将尽】快要结束。 【空房】这里指女子独自居住的房间。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独居】单独居住。 【蛾眉】比喻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如蛾,此处代指女子。 【愁自结】形容女子忧愁的心情。 【鬓髪】鬓角头发,这里指女子的头发。 【没情梳】无心梳理头发,表示心情郁闷。
去完善
赏析
《三月闺怨》描绘了古代女子在三月的春日里,独守空房的孤寂与哀愁。诗人通过对女子蛾眉、鬓发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郁结与无奈。此诗用词精炼,情感深沉,使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月闺怨》是唐代著名诗人张说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25年。当时张说正担任唐玄宗时期的左相,地位显赫。然而,在平静的仕途背后,他却常常因为思念家乡和亲人而惆怅满怀。 这首《三月闺怨》便是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歌中的"江南花满枝,立春良自唏"描述了春天的美好,然而这种美好却无法慰藉诗人的思念之情。"鸿鹄志常在,笼鸟思渊水"则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渴望。 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但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民族矛盾,人民的痛苦仍然深重。张说作为朝廷的重臣,虽然地位显赫,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忧虑。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