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乐鸟篇
旧传南海出灵禽,时乐名闻不可寻。
形貌乍同鹦鹉类,精神别禀凤皇心。
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鵶好言语。
内人试取御衣牵,啄手暝声不许前。
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
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
本持符瑞验明王,还用文章比君子。
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
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慙碌碌具官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据说南海中有一种神奇的鸟儿,它的歌声美妙绝伦,却难以寻觅。外表与鹦鹉相似,但其内在精神则如凤凰一般高贵。这种鸟儿等待了数千年,终于在一个圣人出现时才翩翩起舞;虽然飞行万里,却并没有任何伴侣。它身着红色的羽毛,就像一件精致的刺绣;它的歌唱犹如天籁之音。有一天,宫女试图用衣物接近它,但它却拒绝了,不肯靠近。
这只鸟儿希望太阳永远照耀大地,对黑暗的阴郁则有深深的敌意。天上的神明对此感到惊奇,于是查看了一番《吉祥经》。原来,这种鸟儿乃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明君的到来。它不仅拥有神奇的力量,还如同君子一般温文尔雅。
然而,这只鸟儿并不认为自己的羽毛有什么特别,只希望能与其他美好的事物一起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看到它,都认为它是一只懂得报恩的鸟儿,而惭愧于自己只是个碌碌无为的官员。
去完善
释义
1. 时乐:相传古代南方有可以为人报时的鸟,故称时乐鸟。
2. 南海:我国南部的海洋,这里代指南方地区。
3. 鹦鹉类:鹦鹉,鸟名,产于亚洲南部,能模仿人言。这里借指时乐鸟与鹦鹉类似的外形。
4. 凤凰心: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形容时乐鸟具有高贵、吉祥的品质。
5. 待圣:等待圣人出现。
6. 无伴侣:没有同伴。
7. 红茸糅绣:羽毛色彩斑斓如丝绒交织。
8. 清泠讴鸦:叫声清脆如乌鸦。
9. 内人:宫中女官。
10. 御衣:皇帝的衣物。
11. 啄手暝声:用嘴叼住手指发出哀鸣的声音。
12. 阳乌:太阳的象征。
13. 阴鹤:月亮的象征。
14. 天情:天意。
15. 玩讶:惊讶。
16. 祥经:记载吉祥之事的经典。
17. 本持符瑞:原本持有吉祥的征兆。
18. 明王:贤明的君王。
19. 文章比君子:以文才比拟君子的品质。
20. 弱羽:虚弱的翅膀,比喻自己的才能不足。
21. 具官臣:具备官职的臣子,表示谦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珍稀鸟类“时乐鸟”的诗篇。诗人在开篇提到了时乐鸟的传说来源,描述了其独特的外貌和精神风貌。虽然它是只羽毛丰满、歌声优美的神鸟,却从不见于世间,只在圣人出现时才展现出其非凡的才能。时乐鸟向往光明,希望太阳永远照耀大地,同时也有意抵挡黑暗,立志翱翔天空。诗人在此表现出对这只神鸟的好奇与赞美,也借此传达了对正直无私、品格高尚的贤者君子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以时乐鸟和自身的对比,表达出自己虽身为朝廷官员,却因能力不足而深感惭愧的心情。整首诗内容丰富,寓意深远,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乐鸟篇》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说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玄宗开元初年(713-714年)。
在张说生活的时代,唐朝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然而,这种表面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重的社会矛盾。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虽然已经确立,但士人阶层的地位仍然不稳定,许多人因为家族门第的关系而难以进入上层社会。此外,当时的宦官势力也日益壮大,对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说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寒,年轻时曾经历过多次科举不第的挫折。直到唐玄宗即位后,他才得到了重用,成为了朝廷的重臣。然而,他在任期间,却因为与宦官势力的斗争而被贬谪,一度失去了权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说创作了《时乐鸟篇》。诗中以时乐鸟象征美好的理想,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时乐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高尚情操和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