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问政河北简兵
斗酒贻朋爱,踌蹰出御沟。
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
密亲仕燕冀,连年迩寇讐。
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挚友相聚豪饮尽兴,离开之时却有些许犹豫。
如同四匹雄壮的骏马分别奔赴远方,又像八条神龙游荡于五湖四海。
亲朋好友多在燕赵之地生活,离乱之世,多年来未能远离敌人。
如今通过您了解到河北的状况,不禁流下泪水,低声诉说那幽州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题目:张说《送李问政河北简兵》中的“问政”指的是对政治问题提出询问或建议,这里的“李问政”可以理解为在政治问题上有所见解的人。
1. 斗酒:少量的酒,这里表示情谊。
2. 贻:赠给;给予。
3. 踌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定。
4. 御沟:皇宫外面的护城河,也泛指皇帝的离宫或者宫廷。
5. 四牡:《诗经·邶风·雄雉》中有"四牡蹄疾盈四乘"的句子,因此这里的“四牡”可理解为有才能的人。
6. 八龙:传说中的八个龙子,这里借指有才干的人。
7. 仕:做官。
8. 燕冀:古代燕国和冀州的并称,这里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9. 迩:接近,靠近。
10. 寇讐:亦作“寇仇”,仇恨的敌人,这里指外敌。
11. 因君:因为您的原因,由于您。
12. 阅:看,阅读,这里是了解的意思。
13. 河朔:黄河以北的地区。
14. 垂泪:流眼泪,这里是忧虑的意思。
15.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位于今天的北京市一带,是当时的重要军事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首先通过“斗酒”和“踌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暗示了即将面临的离别。接着,诗人以“四牡别”和“八龙游”的典故,象征友人的远行和对朋友的思念。
然后,诗中提到友人在燕冀之地任职,而那里正面临敌人的威胁。这使得诗人更加担忧友人的安危,也为他增添了更多的忧虑。
最后,诗人设想了友人在河朔地区的景象,以及自己在家中默默地为朋友祈祷祝福的心情。这里通过“垂泪语幽州”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为朋友的担忧和关切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说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
在开元时期,国家昌盛,政治相对稳定,人才辈出。张说作为朝廷重臣,颇受皇帝器重,历任中书令、尚书令等要职,为唐朝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这段时期,张说也经历了一些人生波折。他曾因为政见不合而遭贬谪,但凭借自己的才干和忠诚,最终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说送别李问政前往河北简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爱和对国家的忠诚担当。通过描绘边疆战场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在外建功立业的期望和鼓励。
总之,《送李问政河北简兵》这首诗歌创作于开元盛世,是张说在人生起伏中所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注和个人的忠诚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