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
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
池牑风月清,闲居游客情。
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曙光伴随着时间慢慢出现,早风吹过繁密的胡笳发出声响。
旗帜上的纹饰如同桂树的叶子般优美,骑士的身影轻轻扫过盛开的桃花。
碧绿的湖水倒映着春天的美景,青翠的山峦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花。
池塘边的月色如此清澈,闲适的旅人在这景色中心生愉悦之情。
酒杯中的兰花色如同画卷一般美丽,松涛之声如同琴弦奏响的美妙乐章。
去完善
释义
1. 曙色:天刚亮时的天空颜色。
2. 行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通过漏水的多少来计量时间。
3. 繁笳:声音嘈杂的胡笳,这里指代喧闹的声音。
4. 旗文:旗帜上的图案。
5. 桂叶:桂树的叶子,这里借指桂花树。
6. 骑影:骑马的人的身影。
7. 桃华:桃花。
8. 碧潭:碧绿的潭水。
9. 春照:春天的阳光。
10. 青山:苍翠的山峦。
11. 雪花:飞雪。
12. 池牑:池塘的岸壁。
13. 风月:风和月,形容美好的景色。
14. 闲居:空闲时居住的地方。
15. 游客情:旅人之情。
16. 兰泛:兰花在水中漂浮。
17. 樽中色:酒杯中的酒色。
18. 松今:松树间的风声。
去完善
赏析
《句》上官仪这首诗歌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游赏活动。
首联“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描写黎明时分,曙光渐渐显现,伴随着行漏之声,同时有早吹的乐声传来,颇有春天的气息。
颔联“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描述士兵们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如桂叶般优雅,而骑兵的影子则在桃花间若隐若现。这一联展示出军队的威严以及大自然的美好。
颈联“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形容清澈的潭水倒映着春天的景色,远处的青山则覆盖着白雪,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尾联“池牑风月清,闲居游客情”,描述池塘边月光如水,游人如织,十分热闹。最后两句“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则以兰花的颜色和松树的音色比喻美酒和音乐,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上官仪的创作背景:这首古诗出自唐朝初期著名文人上官仪之手。公元655年前后,上官仪因文采出众,被唐高宗李治任命为太子侍读,成为东宫的文学顾问。这一时期,上官仪不仅负责教导太子文学、礼仪等学问,还时常在宫廷宴会上献诗奉和。这首《句》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唐朝刚建立不久,社会风气相对开放,诗歌文化繁荣昌盛。特别是宫廷诗坛,常常举行各种诗会,皇帝、皇后、皇子及文武百官皆参与其中。上官仪作为才子,有幸成为宫廷诗坛的一员,受到皇帝的宠爱和器重。
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随着武则天势力的壮大,上官仪逐渐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最终在公元664年,上官仪因参与密谋推翻武则天的行动而遭到陷害,被斩首示众。尽管结局悲惨,但上官仪在生前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成为了唐诗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