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应诏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禁苑凝聚了冷冽的寒气,瑞雪覆盖了晨光。花朵在凤凰阁中闪耀着明亮的光彩,珠子则倒映在嫦娥池的水面上。
洁白的雪花随风飘舞,映衬着歌舞升平。有幸因这千里之外的瑞雪映照,它环绕着万年的枝叶,使万物生辉。
去完善
释义
1. 禁园:指皇家园林。
2. 凝朔气:朔气,北方之气;凝,凝结。这里指皇家园林的寒气凝聚。
3. 瑞雪:吉祥的雪。
4. 晨曦:清晨的阳光。
5. 花明:明亮的花朵。
6. 栖凤阁:凤凰栖息的楼阁,象征皇帝居住的宫殿。
7. 珠散:指雪花散落的样子。
8. 影娥池:古代宫廷园林中的水池名,相传汉武帝曾在此赏月。
9. 飘素:飘动的雪花。
10. 千里映:形容雪花映衬得天地广阔无垠。
11. 万年枝:古人称松为万年木,枝叶四季常青,这里是用来祝愿皇帝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歌。开头两句“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以禁园和瑞雪为背景,点明了冬日清晨的景象。接下来四句“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通过凤凰阁、娥池等意象,展现了一幅雪花飞舞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富贵吉祥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层次分明,画面生动,富有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雪应诏》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上官仪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这首诗以咏雪为主题,描绘了长安城冬日雪景的美丽与宁静。
在创作这首诗时,上官仪正担任唐代的宫廷文臣,负责为皇帝撰写诏书和文学著作。他在这一时期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因此在诗歌中展现了对皇家的忠诚和对盛世的赞美。
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繁荣昌盛的阶段,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尤其是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国家疆域扩大,人民安居乐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在这首诗中,上官仪通过赞美雪景,传达了时代繁荣昌盛的气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