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从驾闾山咏马

标题包含
从驾闾山咏马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桂花的香气逐渐减弱,月亮下的白练显得孤单。面对关口的小吏,感到困惑不已;只能徒劳地向边塞的老翁感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闾山:古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为唐朝皇帝的行宫所在地。 2. 桂香:指代桂花,这里用以形容尘土飞扬中的景象。 3. 练影:指月光照射在白色的物体上形成的影子,这里指月光下的马匹身影。 4. 定惑:消除疑惑。 5. 关吏:关卡上的官员,这里指管理马的官员。 6. 徒嗟:徒然哀叹。 7. 塞上翁:边疆的农夫,这里指代养马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马为主题,通过描绘马的处境来表达对战争和边境事务的关注。首联“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描述了马在桂花飘香时节依然被驱遣征战,月亮下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颔联“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则暗示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给百姓带来的困扰。全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从驾闾山咏马》这首诗是初唐时期诗人上官仪所创作。诗人在宫廷生活多年,经历了唐朝的兴盛与衰败。当时朝廷重视文学和艺术创作,选拔文人墨客以充实朝廷的文化氛围。 在公元659年,诗人随皇帝李治游览闾山,在此期间写下了这首咏马诗。在宫廷生活中,马匹是皇家威严的象征,因此诗歌主题围绕着赞颂皇家宝马的英姿。当时唐朝国力强盛,与周边国家交流广泛,从西域引进了优良的宝马品种,使得唐代马术闻名天下。 在游历闾山之际,诗人细致观察皇家宝马的神态、举止和气质,以此为灵感进行创作。此诗展现了初唐文人士大夫对皇家的敬仰和对艺术的追求,彰显了当时繁荣昌盛的国家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