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标题包含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 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 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 惯是洛滨要解珮,本是河间好数钱。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 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 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 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炉火燃烧时神佛显现,云雾和篷盖之下的田地如仙境般美丽。 繁华世界在浮桥之路上兴起,高楼在河渠之前遥远可见。 花朵怒放的时节里城市倾国倾城,而她的美貌也持续了六年。 她习惯了洛水边的仙女们解开佩戴的物品,她本身就像河间的仙子一样善于理财。 她的头饰闪闪发光,长发如云,步履婀娜,脚上穿着丝织袜子。 轻纱裙带旋转如同石榴的花儿,桃枝扇子轻轻摇摆,和风微微吹过。 她毫无情感地挥动着衣袖想要留下客人,却不知道那深深的潭水是不能逾越的。 离别之后已是深秋时分,却不如耳边三天的回音更令人难忘。 南国的风光自然比手掌更美丽,东家的景色让人回忆起王昌的传说。
去完善
释义
注解如下: 1. 薰炉御史:官职名称,这里指太尉,因为太尉掌管祭祀,而祭祀时需要焚烧香料。 2. 出神仙:表示这位太尉地位崇高,如同神仙一般。 3. 云鞍羽盖:形容太尉出行时的豪华排场。 4. 芝田:传说中的仙草生长之地,这里用来比喻皇家贵胄的居所。 5. 红尘正起: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6. 青楼:古代富贵人家的住所,此处指高阳公的住处。 7. 倾城比态:形容女子的美貌。 8. 芳菲节:春天的美好时光。 9. 绝世相娇是六年:这句话的意思是,她们在一起已经六年了,仍然是那么恩爱。 10. 洛滨解珮:源于古书中的一个故事,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河边解下佩饰,送给一个路过的男子,表达爱意。 11. 河间好数钱: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人喜欢赌博。 12. 翠钗照耀:形容女子的首饰光华夺目。 13. 罗袜:丝织品的袜子,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14. 石榴绞带:形容女子的腰带如石榴花般美丽。 15. 桃枝绿扇:形容女子的扇子如桃枝般清新。 16. 无情拂袂:形容女子冷漠的态度。 17. 留宾:挽留客人。 18. 深潭不可越:形容难以跨越的距离。 19. 天津一别:从天津分开。 20. 三日香:古人认为香味可以传得很远,三天香即表示相隔很远仍然能闻到香味。 21. 南国自然胜掌上:南方的自然风光优于北方。 22. 东家复是忆王昌:这里的“东家”指的是洛阳,“忆王昌”是说洛阳的人们都在想念王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和太尉戏赠高阳公"揭示了诗的主题,即对太尉和高阳公的赞美。 首联"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太尉和高阳公的形象,他们如同神仙一般降临人间,为人们带来了福祉。这里的"薰炉御史"和"云鞍羽盖"都是象征他们的高贵地位。 颔联"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诗人通过描述繁华的城市景象,展现了太尉和高阳公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这里的"红尘"和"青楼"象征着城市的繁荣,而"浮桥路"和"御沟前"则是他们经常出入的地方。 颈联"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诗人用"倾城"和"绝世"来形容太尉和高阳公的美貌,他们是世间少有的佳人。这里的时间"六年"可能暗示了他们相识多年,感情深厚。 尾联"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诗人表达了对太尉和高阳公的深深思念。"天津一别"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分离,而"九秋长"则强调了这种分离的痛苦。相比之下,"随闻三日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他们能早日相聚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尉和高阳公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这首诗是初唐时期诗人上官仪所创作。诗中的“太尉”指的是唐朝的一位高级官员,而“高阳公”则是这位太尉的别号。在这首诗中,上官仪以幽默诙谐的手法,表达了对这位太尉的尊敬和仰慕之情。 创作这首诗歌时,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当时的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上官仪作为朝廷的一名官员,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辉煌,因此在诗中展现了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人生际遇方面,上官仪曾任唐高宗李治的侍读,后来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而被贬为柳州司马。然而,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誉为“才子”。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的起伏有了更深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此同时,初唐时期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墨客之间常有互相唱和、切磋技艺的雅事。在这种背景下,上官仪与太尉之间的交往也充满了文人气息,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彼此的敬意,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