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川门

标题包含
金川门
大本堂摧懿文死,应立燕王为太子。以长以贤事皆顺,孱孙亦得免刀几。乃留弱干制强枝,召乱本由洪武起。临濠奋迹开草昧,豪杰才兼圣贤理。目不知书性有书,每就儒生讲经史。《檀弓》开卷重立孙,《春秋》特笔讥逆祀。千年成说牢不破,此语燕闲久入耳。遂将神器付太孙,分国诸王禀同轨。岂知衅即起萧墙,臂小何能使巨指。削藩方工黾错策,构兵遂蹈张方垒。王师转战力不支,夜半翻成九江李。衮冕熸灰火满天,缙绅赤族血流水。可怜十丈金川门,惨过晋家荡阴里。向使当初改建储,叔正清官侄朱邸。临淄自能厚本支,临驾岂遂干伦纪。何至一家骨肉残,冢嗣翻成若敖鬼。我来经过吊陈迹,终觉高皇计失此。处常无事贵守经,销患未形难据礼。徒将误国咎方黄,犹未穷源推祸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清朝著名学者、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早年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于雍正五年(1727年)中举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查看更多
努力😊
去完善

译文
宏伟殿堂中的尊贵文学已消逝,理应拥立燕王成为太子。凭借他的年长与贤能,诸事都能顺利应对,即使是年幼的孙子也能免除刀剑之灾。留下虚弱的树干控制强壮的树枝,这是动乱的根源,始于洪武年间。 临濠之地因奋斗崛起于荒野之中,拥有豪杰之才和圣贤之理。尽管缺乏学识,但他的本性中蕴含著知识,每当与儒生讨论经史,便展现出真知灼见。他在《檀弓》一书中特别注重培养子孙,而《春秋》则以特殊笔法批评违背正道祭祀的人。这种观念流传千年且难以动摇,已经在闲暇时深入人心。 于是他将统治权力交给太孙,要求各诸侯国家遵守相同的规章法令。然而他并不知道危险正在内部滋生,胳膊再小也无法推动巨指。在削藩的过程中,犹如用了错误的策略,导致战斗爆发,陷入如同张方般的困境。军队陷入苦战,力量不足以支撑。到了半夜,竟然变成了九江的李。华贵的龙袍烧成了灰烬,大臣们被灭门血流成河。可叹的是那十丈高的金川门,比惨败的东晋将领还要悲惨。 如果当初选择改立储君,让叔叔来担任清正的官员,侄子则回到自己的领地,那么事情自然会有好的发展。如此一来,皇家的宗室也会繁荣昌盛,怎么能引起伦理纲常的争议呢?怎会导致一家人互相残杀,家族后代反而变成丧家之犬呢? 我来到这里悼念过往的陈迹,最终觉得高祖的决策存在失误。在寻常生活中,遵循常理才是至关重要的,消除隐患是很难按照礼仪行事的。人们只知道责怪方黄误国,但还没有追根溯源探讨祸患的根源。
努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本堂:明初设立于南京鸡鸣山,用于教育皇子。 2. 懿文:朱元璋长子朱标,谥号为明懿文太子。 3. 燕王: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金川门称帝,年号永乐。 4. 孱孙:此处指建文帝,被明成祖推翻,下落不明。 5. 立孙:这里指建文帝,其祖父朱元璋想传位给孙子建文帝,而非直接传给儿子朱标。 6. 《檀弓》:古书,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古代丧葬礼仪制度。 7. 《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作。 8. 成说:经过长期流传形成的观念或观点。 9. 燕闲:指闲暇时。 10. 神器:政权、国家的象征,这里指皇帝宝座。 11. 太孙:皇帝的嫡长孙,建文帝的称谓。 12. 分国诸王:指明朝初期分封的诸侯。 13. 洪武:朱元璋年号。 14. 临濠:今安徽凤阳,明初朱元璋在此地开创基业。 15. 草昧:指开创时的艰难环境。 16. 豪杰: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17. 圣贤理:指治国理政之道。 18. 目不知书性有书:指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但善于治理国家。 19. 儒生:学者、文人,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20. 《檀弓》开卷重立孙:建文帝继承皇位不符合传统礼法,故成为争议焦点。 21. 《春秋》特笔讥逆祀:《春秋》批评不合常规的祭祀行为,暗指建文帝继位不当。 22. 千年成说牢不破:千年来的观念很难改变,这观念指的是按年龄及能力应该选择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 23. 销患未形难据礼:在危机尚未出现时遵循礼法是困难的。 24. 方黄:南朝齐王僧虔之子,此处代指大臣。 25. 若敖鬼: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若敖氏的子孙无人祭祀,比喻宗室断绝。
努力😊
去完善
赏析
《金川门》这首古诗从历史事件出发,详尽地描绘了朱元璋在临终时没有妥善处理建储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虽然赵翼用词考究、句式严谨,但诗人真正的意图却在于反思皇家权力的转移过程和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对儒家经典礼仪在实际操作中的尴尬处境,从而让读者深思如何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遵循儒家的理念。此外,诗人通过对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分析,旨在提醒世人要居安思危,善于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并时刻秉持中庸之道,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
努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川门》是清代著名文人赵翼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清乾隆年间,正值大清帝国国力鼎盛的时期。诗人赵翼生逢其时,他的诗歌才情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赵翼曾任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深受皇帝的信任。在他的任职期间,他目睹了大清帝国的繁荣昌盛,也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这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 在金川门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赵翼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时代特征。首先,赵翼在乾隆时期受到皇帝的器重,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赵翼作为一名文人,他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总之,《金川门》是赵翼在清乾隆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同时也展示了当时大清帝国繁荣昌盛的景象。
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